苏轼的卷子排在前五,而苏辙在一甲当中。

“张载。”皇帝点了一个人名,问道,“你是长安人,你说说,如今长安的境况如何。”

张载出列,他听到自己被点名,是兴奋的。他躬身道:“学生年少时喜谈兵,希望能上阵杀敌,夺回被夏人侵占的大宋疆土。仰赖陛下统治天下,这几年长安百姓得以安居,学生得以静心读书,不被外物所扰。”

萧靖:老张这个答案挺圆滑的,从侧面夸皇帝做得棒。长安人享受太平,不用顾着打仗,能够读书。

“长安是一个安居乐业的好地方啊。”

皇帝突然说了这样一句话,让很多人摸不着头脑。宋朝的长安不是国际大都市,而是时常遭受西夏人侵扰的地方。

萧靖又提问苏轼:“朕看了,你的文章的确是好。朕问你,你认为汉朝贾谊为何不得重用?”

苏轼略加思索,答道:“学生以为,贾生志大而量小,才有余而识不足也。其过湘江,凭吊屈原,自伤哭泣,至于夭绝。若他复振作,未必不能得文帝重用。”

大苏的意思是,贾谊有才归有才,可是他心气小,把自己给作死了。若是贾谊长寿,应当会得到重用。

萧靖听完,说:“朕希望你,永远不要成为贾谊那样的人。”不要因为别的大臣排挤你,就失去信心。

苏轼品着这句话,陛下这是从侧面说他有才能?

开玩笑,他怎么可能会落到贾谊的那个下场呢?

萧靖:你比贾谊惨多了,你都蹲大牢了。

萧靖:希望大苏的未来不要那么坎坷吧。

皇帝陆续问过几个考生,最后点到的人是苏辙。他问:“若朕派你去出使辽国,你会如何?”

苏辙心思一动,前些日子掳走他的那个陌生人,居然给他押对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