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丈送姨母出来,正好见到凡朴,沉声问道:“方才怎的不见你在院中,去了何处?”

凡朴“阿弥陀佛”了一声,指向身后的宋时祺,“贫僧方才遇着这位小施主,觉得甚是有缘便多聊了几句,小施主想求个签,贫僧便带她过来了。”

“祺姐儿想求签?”姨母走向宋时祺,亲昵地搂住她的肩膀,向方丈介绍外甥女。

宋时祺恭敬朝方丈见礼,神情专注,动作一丝不苟,很是惹人喜爱。

方丈深深看了宋时祺一眼,面容慈和,“小施主确实是有福缘之人,既有求,凡朴你便给她解上一解吧。”

“是……”凡朴谦恭应是,目光随着老方丈走远了才收回,对着宋时祺和谢宛道:“烦请施主移步禅房。”

姨母朝凡朴微微欠身,“有劳大师了。”

娘仨跟着进了凡朴大师那间朴素禅房,里头草席铺地,只有几个蒲团和一张古朴的案几,案几上立着一个刻满梵文的签筒。

宋时祺在屋内其余三人的注视下,拿起签筒轻轻摇起来,虽然方才策划此事时凡朴向她打了包票,即便是下下签他也能说成大吉大利,可她依旧有些紧张,生怕真摇出个下下签,诓骗姨母和姐姐不成,反倒更添她们的忧思。

须臾,一只细长的木签应声而落,不等宋时祺伸手,宋时禧便急切地拾起来,姨母也凑过来看。

看着签头上“下签”二字,两人顿时脸色一变。

“愁云恨雨作阴明,一醉花前唤不醒,若问贵人能安否,为谁游水已东倾。”

凡朴神态淡然接过竹签,签文经他读出来,别样的悠远深沉,令人信服,“虽是下签,但未尝不是好事,全看持签之人如何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