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多久,就听到对面房门关上的声音。
霍绯箴闭眼趴着缩了缩,决定继续收心养性。
四年前她决定停留在一个城市,稳定地经营一家店,不正是为了改变以往的生活模式,换一种新的体验吗?
···
总之,真的住下来了。
环境比她之前住的出租屋好很多,不会有鱼龙混杂的邻居,也不会隔着薄如木板的墙听到旁边房间半夜的动静。干净的浴室和洗手间都不必等,随时可以使用。厨房功能完整,冰箱还是双开门的——虽然里头只放了饮料和面膜。
如果傍晚从阳台看出去,城市与绯红的晚霞尽收眼底。虽然每周只有休息的周一可能有这个闲暇,其它日子她都得在傍晚六点前出门。至于摩尔会不会也站在这里看日落,她不知道,她们基本不会在家里碰面。
而其它碎片闲暇时,霍绯箴会拿起手机,把社交平台上能看到的好友动态全部浏览一遍。倒不是说她有多关心朋友,这更偏向是一种消遣,就像她常在吧台观察店里客人那样。
不同的人在社交平台上也是有着鲜明的特性。有的人在肆意展示生活,有的人刻意打造人设,也有的人基本不使用这个功能。
比如她自己就从来只发店里的优惠广告、节日问候;大松除了发这些,还会有很多他的猫的日常;摩尔的就很简洁,展示的时效很短,而且全是转发一些工作相关的宣传文章。
至于白予绛,展示时效长达一年,也不怎么设限。几乎每天都有新动态,你能从中轻易总结出她的喜好,看出她在哪里上学读什么专业,知晓她是家中独女爸爸在文物局工作妈妈是私企高管……甚至能归纳出她每天的心情。她也偶尔会在隔天删掉一些前天晚上发的低落情绪——当然,这得运气好才能看得到。
即使发生过匿名短信这种事,她也依然分享如故。至少霍绯箴是在她的分享可见列表里的。
把生活细节放到网上这习惯本身就是有潜在危险的,只有没体会过人心险恶的天真孩子才会如此不设防。
第15章 深夜速写
下一个星期六晚上,摩尔如常唱完就先回去了,一般来说她都不会待到打烊,太晚了。
回家洗了澡敷了面膜弄完各种杂七杂八的,都过了平常的时间了,霍绯箴人还没回来,倒是电话来了。
“喂?”
“你睡了没?”
“还没。”
“你们一般怎么处理喝醉的人?”
“报警,送医院,联络家属来接。”
“哦,这样。街道不会有安置吗?”
“一般不归我们管,都是先报警。”
“哦,报警还是算了。”
“谁喝醉了?”
“有个客人失恋喝醉了,死活不肯让朋友来接。”
“那你们酒吧一般怎么处理?”
“一般都会找到人来接的。像今天这种,嗯……女生嘛,放在店里耗着也不是办法,以前我会带回家,反正第二天就酒醒了……”
听她这么说,摩尔是真想翻白眼。
“不认识的客人你也敢带回家!”
“认识啊,熟客,算是朋友了,以前也醉过一次,也是去我那儿的。但现在不同嘛,得先问问你。行不?”
所以前面都是开场白,问她能不能把人带回来才是正事。
“有多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