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凝知道这必然又是段如霜的主意,她早早说过要打出名气不能坐以待毙,等着“口口相传”,须得主动出击,见缝插针地寻找机会。
温阑也给她来过信,称京中谣言已去,她来到慈恩寺没多久,国公府便出手,将那唱戏的茶馆给收拾了,还逮出几个传谣的祸首,叫他们好好吃了一顿挂落,如今已经无人再敢说嫌话了。
温凝有点想回家,又有些舍不得这边的清净自由。三月时,还是亲自去了一趟酒坊,见到一切都有条不紊,心中又是激动又是期待。癇
三月初,段如霜也以上香为由,到慈恩寺来看过她两次,告知她铺面她与温祁已经看好,名字都取好了,叫“浮生醉”,目前正在装潢中,应该正正好能赶上春日宴结束后开张。
虽是住在山上,这一个多月,仍旧有些别的消息传来。
比如裴宥升官了。
裴宥的状元之身,照前朝例,该进翰林院。但他并未进翰林,反倒去了工部,此前在都水司做郎中。去年他查滁州的河堤建设时引出了一桩贪墨案,今年论功行赏,嘉和帝对裴宥大加赞赏,竟将功劳都记在了这个工部的郎中头上,擢升他为工部右侍郎。
郎中和侍郎,一字之隔,却是正五品和正三品的差别。
虽说裴宥是六元及第的状元,是国公府世子,又是长公主的嫡子,可他毕竟才入仕不足一年。嘉和帝如此明目张胆的偏宠,堪称扶摇直上的升官速度还是令人乍舌。
正三品,那是正儿八经,要上早朝,日日能见着圣颜的京官了。癇
日后再见,便不该称裴公子,而是裴大人了。
这辈子他的仕途,竟也和上辈子一样顺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