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余光扫着下面思勤的官帽,等他们喊够了,这才依着礼数叫他们起来。
赵无堔一开始的判断没有错,只要他还有用,而且是有大用,赵无垠就不会动他。
次日,赵无堔去御书房向皇上请求卸下身上的权利,以证清白,被当今皇上驳回了。
整两年,大梁国力稳步上升,阿木古郎说的没错,赵无垠是个主战的人。短短两年,大梁的民风已经赫然改变,和赵无垠一样的性子,都比较直爽,能动手就不吵吵,于是有好一段时间,军队历时巡街也成了正经行当。
虽然民风彪悍了许多,但是天下却也太平了许多,从军的人数更是一时暴涨,最后不得不增补条件进行筛选。
他治理的天下纪律严格、民风开放,至于朝廷里那些繁琐的奏折,赵无垠亲力亲为的干了半年就实在扛不住了,于是私自设了一个部门,找了五个人帮他踢选奏折,很是歇息了一段日子。
思勤的耳朵也跟着清净了不少,因为他几乎每天都能听到赵无垠在痛骂那些闲得蛋疼的文官们。思勤至今记得他有一句批语是:脑子不好就赶紧去治!然后一个大大的红叉,给自己笑得不行。
一开始赵无垠还会考虑到读书人的细腻心思,委婉用词,后来这种实在见得多了就学会了直抒胸臆。
比如,赵无垠随手拿起一封奏折,上面偌大的楷书写着:皇上,你好吗?今天吃了……
他看了看名字,瞬间把自己气笑了,提笔写道:贴身太监正缺一个,爱卿何时能来上任?
写完,随手将笔扔进笔洗里,“来人——这个人,半年之内不准上奏。”
思勤正帮他批另一半的奏折,闻言笑着问他:“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