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一边吵着闹着,嘴里还在重复着一首打油诗。你一句我一句的,看着那样调皮可爱又聪慧可人。

她细细听着诗的内容。

“今夏久旱无甘露,昨日说有钱粮度。老太小儿争相去,奈何往返手空无。你问竖子钱何在,全都进了贪官肚。酒肉奢靡荒无道,温柔乡里枉匹夫。”

这不听还好,一听竟是个骂贪官的打油诗。竖子、匹夫这词每一个都那么不留情面,而这群小孩儿竟然就这么在大街上喊,也是胆子够大。

李浔今看了眼封镇,发现他神情并没有什么不一样。反倒是盯了几秒后,那人眼珠子转过来也要看她,害得李浔今赶紧挪开视线。

【宿主,明越国法律记载,八岁以下孩童受特殊保护,不可入罪、不可受刑。】

系统这么一提醒,李浔今懂了。这群小孩子再怎么嚷嚷也没事,没人敢来抓他们。只有那些大人才需要动脑子想什么该做,什么该说。

正在街上走着,旁边一个卖小物件的摊主叫住了他们三人。

“看你们的样子不是我们敏州人吧。”摊主攀谈起来。

“老人家,我们确不是此地人。不知您是怎么看出来的?”封镇问。

“我们敏州的男子都会在腰间别把竹萧,女子未出嫁都会在腰间挂串普通铜铃,出嫁为人/妻的因着身份贵重会把铜铃换成寻姝铃。你们几位腰间空空,一看就是外来的。”

李浔今转过头看街上的人,果真如此。

“风俗优雅,很是不凡。”封镇点评。

那摊主一听乐了,拿出串铃铛就冲封镇道:“公子你们来得巧,老朽这就专门贩卖寻姝铃。这铃铛有灵气,送给妻子能保佑她一生安稳无虞,是个吉祥的好物件。”

他说着,就把手里的铜铃展示了一下。寻姝铃和未出嫁女子的普通铃铛比更华丽、也更好看。两只小铃铛旁边编了些花草,带着淡淡的清香。

“不知公子身旁哪一位是您的妻子,老朽好给她带上?”

老人家说完,封镇没接话。空气一安静,就甚是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