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3页

而与此同时,萧铉之托关系找上了东宫,不仅有李泰谋反的证据,还告诉太子在宫外还有一股杀手势力可以利用。

李承乾不方便与他们会面,便将此事交给了安瑾。

拥有这股力量,安瑾压在内心的仇恨再也抑制不住,所为之事更加疯狂没有遮掩。

那段时日,正是东宫地位岌岌可危之时,劝谏的人比往日更勤。

李承乾本就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他们再如此言辞犀利,终于让他内心压抑的不安和恐惧难以控制。

张玄素劝谏最多,但他是银青光禄大夫,李承乾不敢随便对他动手,只好拿宫臣发泄,尤其是敢出言劝谏他的人。

死亡的那个太子中庶子便是因为屡屡劝谏,尤其是隐约得知李承乾有虐打宫臣的行为,便上书劝谏,四次劝谏无果,他便上书第五次。

此人性子耿直,言辞之中颇有“倘若再不知悔改,便将劝谏呈到圣上那里”的意思。

那日,太子中庶子值夜,因为劝谏,与李承乾发生口角,李承乾一怒之下鞭挞了他。当时他不知出于什么样的原因,并未将此事泄露出去。

隔了一日之后,恰好李德謇因为东宫死了两名宫臣的事情,约见安瑾,结果安瑾拒绝见他,他便找了这位太子中庶子去锦楼喝酒,打听东宫的事情……

倘若不是萧铉之的介入,李泰不会扯进这个案子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