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0页

冉颜前世在处理公务的时候就十分受老人家青睐,没想到隔世之后,还是那么入得老人们的法眼。

片刻之后,晚绿捧着箫回来,冉颜看着那箫,不禁微微一笑,接过来试了两个音,便道:“儿对音律领悟力极差,只强记得曲调,吹得不好您莫怪。”

李老夫人捻着佛珠,微微笑道:“好。”

这首《关山月》是冉颜练习萧曲最先学会的一首曲子,以她锲而不舍的毅力,早已经吹奏过千遍不止,即便不用思考也能自然而然地吹奏起来,更逞论她此时是用心了的。

老夫人眯着眼睛,静静聆听。

曲子很短,一曲终了,老夫人还沉浸在其中,久久之后,才道:“指法纯属,也能得要领一二。”

冉颜有些不好意思,她的确没什么音乐天赋。

一旁的侍婢平意微微笑道:“颜娘,老夫人可是个中高手,很久没有夸赞过别人了呢!”

听着这话,冉颜心知肚明,老夫人夸她,是因为觉得她够努力。冉颜笑道:“常言道勤能补拙,不过儿也知道,有些东西还是要靠天赋,再勤也无法达到巅峰。”

“你如此努力却是为何?”老夫人很满意冉颜的自知之明,不骄不躁。

“唯喜而已。”冉颜从来都是如此,一旦决心做某件事情,势必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到最好才肯罢休。

老夫人颌首。人老了,就有一种宿命感,总觉得冉颜的出现,是为了抹平她对于平阳公主早逝的遗憾,“阿宁智计百出,征战沙场,最终没有能马革裹尸,却因难产丧命,所以说……女人啊……”

听着这句莫名的感叹,冉颜心中竟有些怅然,静静坐了一会儿,见老夫人眉宇间已经有了困倦之意,便起身告辞。

与晚绿一起才走出平阳堂,冉颜便看见邢娘正候在门口,看见冉颜,便满是担忧地投来疑问的眼神。

冉颜微笑着摇摇头,主仆三人什么话都没有,一并往处去了。

回到住处,早已有侍婢等候,“颜娘,奴婢来替冉府传话,请娘子明日去绣坊选嫁衣布料和款式,冉郎君说,娘子若是不方便,他便请人送到府上来。”

布料种类繁复,若想真正选到合心意的,还是要亲自过去一趟才行,否则就得让绣坊兴师动众地拉这几车布料入郑府,冉颜是借住在别人家里,刚刚又差点被强塞陪房,自然不愿意在让郑府添一丁点的麻烦,便道:“我明日出府。”

“是。”侍婢微微躬身,邢娘便立刻不着痕迹地将一袋钱塞入她的手中,“有劳姑娘了。”

侍婢平静谦恭的眼神微微一亮,“是奴婢该做的。”

进了屋,邢娘也没有问在老夫人那里发生了什么事情,而是道:“娘子,今早三郎就送来了陪嫁的单子,您过目一下吧。”

“我的陪嫁是三叔出的?”冉颜接过单子,诧异道。冉氏不会这么小气,连一点陪嫁都舍不得吧?

第299章 羊毛出自羊身上

晚绿一听便炸毛了,嘹亮的大嗓门吼出了声音,但旋即想到是在别人府里,堪堪压低声音,憋红了脸道:“高氏欺人太甚了!怎么能这样?即使冉家不给出嫁妆,还有夫人的嫁妆呢?她都给吞了?干这么断子绝孙的事,也不怕再也生不出儿子!”

邢娘拢着袖子沉闷地道:“这你倒是冤枉高氏了,她再怎么横,不还是院内的大妇?敢和族老拧巴起来?”

族老个个心里清楚得很,必须得抓住冉颜不放,萧氏岂是想攀就能攀上的?机会可一不可再,他们可不认为冉氏族中还有哪位娘子能有勾住门阀子弟的本事。

“你是说阿耶不愿意。”冉颜并未用疑问句,她从一开始就知道这个唐朝父亲目光短浅又自私,但能短浅到这个地步,还真是一种令人膜拜的境界。

这桩事情,冉颜稍稍想一下就能联系上始末,五姓七家一向耻与旁姓通婚,但经过隋末的大乱,到了唐初时这些大族很多房支都只剩下了空壳,以往煊赫无比的山东士族大多未能免于贫贱,但它们毕竟都是有数百年历史、声望的大族,对于很多士族来说,士族之间的婚媾是炫耀其高贵血统的唯一途径。同时,士族们自矜门第,所以他们便以下嫁贵女的形式收取高昂的嫁妆,逐渐形成了一种“卖婚”的风俗。

冉氏便是在这种情形下通过钱财娶的荥阳郑氏之女,冉氏送出去的聘礼,比郑氏带过来的嫁妆要多百倍不止。冉闻本就对此事耿耿于怀,如今还要让目光短浅的他再给郑氏的女儿贴一笔嫁妆费,他势必不愿意,纵然那也是他的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