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页

自己没得到,别人也都没得到,林苏只忠于皇上,那也就不用担心他会投靠敌方阵营,这结果也不算难以接受。

所以众皇子便不再争了,算是默认了这样的做法。

于是,林苏便再一次平步青云,官升尚书,从一品。

“林卿啊,江州大旱,百姓颗粒无收,然国库空虚,朕很是发愁啊。”

自从林苏帮着元和帝解决了一回财政赤字问题,元和帝便三天两头的跟他哭穷。

倒也不是故意的,而是真穷。元和帝算得上是少有的仁君了,赋税少不说,赶上天灾人祸还动不动就免几年赋税,让百姓休养生息。只是如此一来,国库便经常入不敷出了。

元和帝也知道跟其他大臣商量,根本商量不出半个子来,只有林苏会实实在在的帮他解决这些燃眉之急,所以结果便是,元和帝一有缺银子的事,就首先想到林苏了。

从罗兴祖给朝廷“捐赠”了一千万两银子,换了皇上金口玉言的一个“忠义传家”牌匾开始,京城里那些银子多的花不完、就缺一个给商人身份镀金机会的富商们,便寻着味的跟林苏勾搭上了。

边关缺兵器的时候,林苏“牵线”富商冯一善捐了一千万两银子,然后换了皇上一个亲题的“忠心可嘉”牌匾;青州大涝要赈灾的时候,林苏“牵线”富商王百万捐了一千万两银子,换了皇上亲题的“保国安民”……

千里姻缘,啊呸,是千里善缘一线牵,全靠林苏这条线。

富商们贡献出多余的银子,换取皇上的一句嘉奖,而皇上呢,只亲笔题几个字,便可解决燃眉之急,可谓是皆大欢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