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红萼面上的笑容便瞬间明朗起来,揽着阿顾道,“好阿顾,你最好了!”
秋意高爽,永安宫旁的枫树落了一地的叶子,鲜红明媚。阿顾道,“既然我已经戴了你的蜜蜡手串,一会儿回去,就命人将巧巧送回到你的屋子去。”
“阿顾,你等等我,”姬红萼在后头待了会儿,猛的追上来,挽住阿顾的手,笑吟吟道,“我和你好久没有在一处聚了,今儿个难得天气好,便去你的於飞阁盘桓盘桓吧。”
“嗤。”阿顾忍不住短促笑出声,瞧着姬红萼红了脸,不忍说白话打了姬红萼的脸面,笑着道,“好啦,我们一处走吧。”
她邀着姬红萼进了西次间,在上座红檀罗汉床两侧坐下,吩咐绨儿道,“去上饮子过来。”
绨儿屈膝应了,从打开的帘子中出去,不一会儿,便端上来一个托盘,将一盏盛着扶芳饮的琉璃盏放在姬红萼面前,又将靠近后头的另一盏姜丝橘子饮放在阿顾面前。姬红萼饮了一口酸酸甜甜的扶芳饮,余光瞟见阿顾面前的秘色莲花盏中冒着徐徐热气,里面金黄色的橘片在温汤中舒展果丝,瞧着十分温暖,于是好奇问道,“阿顾,你什么时候开始喝这橘子饮了?”
“回长安以后就开始了,”阿顾抿了一口温煦的橘子饮,笑着道,“赖姑姑说我身体底子弱,姜丝橘果饮日常热饮,能够温身补气,调理身子。”
“这样啊,”姬红萼点了点头,“瞧着倒是挺好喝的样子,不如给我也……”
一段尖锐嘶鸣从里面梢间传出,声音凄厉尖锐,姬红萼霍然起身,三步并作两步奔到西梢间帘下,打开帘子张望进去,浑身一震,面色惨白。
阿顾焦急惶然,忙命了罗儿推着自己过去看,她坐在轮舆之上停在姬红萼身后,从撩起的珠帘下望进去,见了殿中情景,“呀”的一声惊呼出声,用左手掩了口。
梢间是阿顾平日里独自起居之处,西北角香几上的冰镂梅花纹白玉香炉被打翻在地上,炭灰溅了一地。直棂百花窗下的金丝八角鸟笼正在空中轻轻摇晃,笼门大开,里面的绿尾鹦鹉已经不见了踪影。两三根绿色的羽毛落在地上,一片凌乱,棕红长绒地衣上滴着几滴鲜血,那血迹一路延伸,直到窗边,才渐渐消失。
作者有话要说:十公主自得知鹦鹉念的诗的奥妙后就一直想要回鹦鹉,但她一直忍到回长安有东西能够交换给阿顾的时候,才对阿顾开口…小女孩子还是有着自己的原则的!
唐玄宗李隆基曾经做过这么一首《好时光》,词如下:
宝髻偏宜宫样,莲脸嫩,体红香。眉黛不须张敞画,天教入鬓长。
莫倚倾国貌,嫁取个,有情郎。彼此当年少,莫负好时光。
这是一首瞧着简短又简单的艳词。各位姐妹们都是从小到大语文课的过来人,对于这首词怎么理解自然自有自的判断。对于我而言,这首词前半阙“莲脸嫩,体红香。”就是写杨贵妃的。贵妃是四大美人之一,以胖闻名。这“莲脸嫩,体红香。”岂不是活脱脱贵妃的写照?
为了介绍这首词,贵妃的判词特意拖到了今天才发出来。
贵妃唐真珠判词(本事诗):
神仙妃子慑周皇,骊院烟尘掩故章。
圣主宾辞回不转,隔池犹唱《好时光》!
贵妃娘子和三郎的好时光,回不去的好时光。
第57章 十:芳风散林花(之巧巧)
姬红萼站在珍珠帘下,握着帘子的小手微微蹿住,其上透出青筋,颤抖了一会儿,猛然奔出於飞阁。
“阿鹄。”阿顾扬声唤她的小名,急急吩咐道,“追上去。”
因着坐着轮舆的缘故,她的行动不免比姬红萼迟缓的多,待到出了於飞阁,早已经望不到姬红萼的身影。西梢间窗下一路滴下稀疏血迹,蜿蜒到殿廊尽头,消失不见。阿顾吩咐罗儿推着轮舆,沿着血迹一路追过去,向西南方向走了一小段路,远远的在兰山亭边看见了姬红萼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