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4页

唐朝明月 蓝云舒 664 字 2022-11-23

有这样的成就是值得庆祝一番,值得感谢上天这个老子。

“封禅乃费国费力之举,陛下应三思而行,如今国力虽强,但只是刚刚起步,外患依然很多,并不适合封禅!”

魏征是个不记仇的好臣,纵然李老大也阴了他一把,他没有别的官员那番心思,依然保持着高风亮节的姿态,这个建议一经提出,立马被他否决。

好像朝堂中有什么新的大事要发生,他总要与李老大唱一次反调,这已经是他的职业习惯了。

这个时期的李老大不愧是历史上有名的最爱听忠告的好君王,脾气也很好,面对魏征这么一个总爱与他唱反调的官员,总是和气相处。

或许是看到如今的大唐有走向盛世的希望,李老大的心情很好,这次的封禅,他居然听从了魏征的建议,打消了封禅的念头。

换做是历史上贞观后期的李老大,魏征这么三番五次的与他唱反调,唯有悲惨的下场,那时候的李老大脾气特别不好,一是外患依然没有除去,特别是高丽,一直是他想要征服的目标,奈何到他死去也未能征服。

当然,最主要的原因是历史上,李家发生了太多悲惨之事,李老大那颗再坚强的心,也会变得柔弱了。

这次文武百官提出的封禅虽主要以庆祝国帑增多为理由,与历史上有些不符,但林凡在这个环节里没有改变什么。

第十一章祭祖

历史上,这个时期这些百官也提出过让皇上封禅的建议,只是他们的理由是因前些年征战,国力还未恢复,让皇上封禅请求获得上天老子的帮助,让天子在人间能活得更好,能将江山打理得更加强盛。

林凡只在冥冥中改变了大的历史进程,至于其中的一些细节,他无力改变什么。

大唐的历史有时候该怎么走,还是怎么走,不会因为林凡这位带来了知识风暴,所有的都会发生变化。

就像,李老大在皇宫里与侍臣们论安危之本,他无法改变,李老大要增置三师官,他也无法阻止。

哪怕贞观年底,铁勒十五部之一的契 率众投降这件事,林凡根本就无力改变什么。

贞观六年没什么大事发生,林凡在长安过得也很滋润,没有什么人来打扰,只是听说有小部落投降时,却好端端的,这让他颇感意外,他以为这些人也像当初倭国那些遣唐使一样,最终在长安惨遭横杀。

他一直以为倭国那些遣唐使之死,必是有人在与李老大唱反调,只是这次他们并没有动手,让他有些怀疑自己这个想法究竟对还是错。

林凡是来大唐享受生活的,所以哪怕心中有些震惊,也只是一闪而过,大唐谁谁要怎么折腾,只要事不关己,他都不想插手,哪怕朝廷发生大动乱了,实际上也与他一点关系都没有。

像林凡这样的穿越者,并不主动去改变一些历史,历史的轨迹上的一些细节基本不会有什么改变,历史上那些人的思想想法依然在演绎着。

贞观七年,李老大将《破阵乐》更名为《七德舞》,他还赦死囚,这些都依然重复着历史轨迹进行着。

林凡虽成立了林氏学府,但也没能阻止李淳风造出了浑天黄道仪。

林凡只是大唐这个社会的一粒隐藏在黑夜中的一粒尘沙,他只改变大轨迹,对于其中一些人物的命运根本无力改变。

他再怎么不喜欢东突厥可汗颉利,也不会无缘无故跑去杀了他,这位归降的可汗在贞观八年初自然死亡,他的命运并没有因为林凡的参与而有所改变。

今年,大唐的朝堂在稳健有序的进行着,李靖赴诸道察情,锐制在稳健的进行,国库又增添了几座,原有的国库已装不下如今暴涨的国帑,军力也在稳步提升。

一切似都在按历史原轨迹进行着,实际上,这种大变化已冥冥中注定了大唐历史将更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