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页

唐朝明月 蓝云舒 817 字 2022-11-23

在长安县令既担心又满怀希望快马加鞭地赶赴雅山时,雅山所举行的封禅大典已接近尾声,已经到那些代表百姓提问题的时候。

李老大在等着这些百姓提出自己的苦衷,其他官员也在等,可等了半天,近一百五十人中却没有一人上前说话,这些代表百姓没有人意愿上去提自己身边的苦衷,因为他们觉得他们生活得都不错,对朝廷还算满意,之前大蝗灾时,是朝廷的接济才让这些底下百姓度过严冷的冬天,朝廷的好他们都记在心里,哪来的苦衷和要求呢,何况刚才皇上也说了,将减免税收,这么好还有啥要求啊。

见百姓们没有一个敢上前,等了半天礼部官员也沉不住气了,一个个都埋着头算怎么回事,皇上让你发话就大胆说,扭扭捏捏的拖拖拉拉的实在气人。

他偷偷往李老大那里瞅了一眼,见皇上面色不悦,吓得礼部官员赶紧再表明一下皇上的意思,然后他期待地望着下方,当人群中出现骚动时,礼部官员紧蹙的眉头终于松开了,总算有人懂得识实务,给了他面子,也给李老大一个台阶下。

他再次偷偷瞟向李老大那,发现皇上又恢复了刚才愉悦的神色,心头终于宽松,面向那十一个已站在人群前面的百姓,大声说道:“大家有什么问题或者需要朝廷解决的都尽管说出来,皇上会给予重视。”

李老大赞许地看着下方那十一个人,这些人都是勇敢的百姓,敢站出来向皇上提要求的人就不简单,不说这些人会提出什么要求,单单敢站出来这个勇气就值得嘉奖,李老大决定,对于这种黎民,要答应他们所提的要求,他并不信他还能被几个百姓所提要求问倒。

李老大之所以对这些人赞赏,当然并非因为这些人的勇气可嘉,主要是因为有人附和他的话,他既然放出话了,如果最终没有一个敢上前提出问题,那他这位大唐老大的面子往哪放?本来兴致勃勃地要给予你们一些好处,最终你们却没一个领情,这可是不给大唐老大面子啊。

第四十九章李老大的怒火

大唐老大一生气,后果很严重,好在总有人避免了严重后果的发生。

这十一个人一站出来,在场的一些官员尤其是离李老大比较近的都松了口气,天知道如果皇上下不了台阶,会发出什么样的龙威。

大家都在等那十一个勇敢者提出要求,那十一人似乎心有灵犀一般,互相望了一眼,其中站在中间的大汉很大胆地直视了李老大一小会,这一眼看得李老大心中微微一颤,眼中闪过一丝疑色,很快又恢复淡定的神色,静静地等这人提出要求。

其他官员都有些震惊,尤其是礼部官员,他们都未曾敢如此直视皇上,这一介布衣居然敢如此放肆无礼,实在太过于荒唐,难道无知就能如此胆大妄为吗,礼部官员长叹一声,看来以后天下百姓的礼制教育得从小做起,否则一个个都目中无人了。

万年县的县令有些担忧地看着那人,希望那人不是来自万年县,否则他这个县令也很难有台阶可下,朝廷给你一个教育不周,选坊长不智之罪,头上这顶乌纱帽还能不能保住就难说了。

在众官员的厌恶眼神中,大汉扯开嗓子大声道:“草民愿入宫当太监,还望陛下成全。”

此话一出,除了站在前面的那几人,所有人都震惊了,站在人群中的林凡也惊讶得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之前这位大汉直视李老大时,他的心中有些佩服此人的勇气,与自己有得一拼,想不到此人语出惊人,居然还有这种爱好,自愿入宫当太监,这还是第一次听闻啊。

众人还在愕然中时,又有人提出了要求。

“草民也愿意。”

“草民愿意入宫当太监。”

“草民也愿意当太监。”

这几人话再一出口,所有人又被震撼了,谁都想不到这些人竟会是同一个目标,居然都是为了入宫当太监,好像几人已经约定好了似的,这十一人是好友吗?为何目标如此一致?有些蹊跷啊。

还没等大家想明白怎么回事,那十一个壮汉几乎在同时说了声“您看,我等已自宫了。”然后他们都脱下裤子。

就在他们脱下裤子的瞬间,他们的右手或者左手都麻利地伸进里裤里,出现时,他们的手上赫然多了一把金亮亮的匕首。

匕首一操在手,十一人都未曾停顿片刻,借着从里裤拔出的势,朝着李老大的方向就射了出去。

这一幕发生得太突然了,谁都没料到会发生这种事,大家都还在想这些人为何目标这么一致,正觉得蹊跷中,连回想的时间都没有,他们接连给大家创造震撼后就做出这种更大的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