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页

唐朝明月 蓝云舒 791 字 2022-11-23

就在李老大准备要发话时,一个官员喘着粗气从列队中站出来,大声奏道:“启禀陛下,此封不可行,望陛下收回成命!”

李老大玩味的看着那官员,淡淡道:“难不成朕的话还不算话么?”

那人指着林凡高声道:“此子心极黑,从臣等处购去旧粮,又高价回臣等,如今又以蝗灾为由,让臣等捐粮,此子明显心怀不轨,竟以蝗灾之名算计百官,此子应以凌迟处死,何来封候之说?我朝武将身经百战未能受此厚待,今陛下仅以献计之名就封其为候,这对苦守边疆的将士而言情何以堪,他们吃苦耐寒却不如一个毛头小子的一张臭嘴,陛下您觉得这是英明之举?这是一位君王该做的决定?

陛下如此偏袒此人,微臣不服!陛下若不收回成命,臣将洒血太极殿!”

李老大脸上已无笑意,盯着那官员气得握着龙椅的双手青筋直爆,冷道:“卢卿在范阳是名门望族,家族显赫,还在乎一点财帛?今仅为一点旧粮就要洒血太极殿,呵呵,随你如何,朕 准了!”

“臣 臣非在乎财帛,而是气不过。”卢梭怕了,战战兢兢的站在原地,刚才只不过想让陛下收回成命,话说得有些绝,如今真正面对死亡,却不敢前进半步,为了点财帛失去性命,不值得。

“退朝!”

李老大摆摆手离开了,临走前在柱子耳边低喃几句,柱子立刻返身大声道:“众卿接旨!”百官都跪下,林凡看了四周一眼也下跪。

“长安候乃皇上亲赐,今后若无皇上旨意,谁都不能动他,若查出有对长安候心怀不轨之人,将严惩不贷!”

“臣等遵旨!”

柱子看了一眼台下,瞅了林凡一眼继续大声道:

“宣长安候偏殿觐见!余者散朝!”

第五十一章避于东宫

林凡闭上眼慵懒地躺在舒适的马车上,细细回味李老大刚才所言,总感觉怪怪的,他的表现更让林凡惊奇。

刚在朝堂上还一怒冲冠的李老大,到了偏殿就好像变了一个人,怒意没有了,脸上总是挂着笑容,这笑容让林凡无论怎么看都是得意之色。

他确实值得得意,把所有矛头都推向林凡,自己落得一身轻,在朝堂上被臣子质问他必须发怒,这是他身为人君该有的态度,否则如何治管天下?

林凡本以为李老大在众人面前高调的让自己去偏殿相见是有什么重要事情交代,想不到他没什么大事可说,只是笑呵呵的让自己在宫里躲避几天,等这件事情过后再出宫。

很纳闷,李老大明明在百官面前夸下海口,谁都不许伤害林凡,李老大为何还有如此做法,难道圣旨在这些官员眼里都只是一张废纸,林凡感觉脑子不够用了,把这疑问告知李老大,想不到他却笑着回答:“那只是朕的托词,若真有人动你,只要假借他人之手,朕也无从可查,也无从定罪。”

林凡第一次感觉到背脊真正的发凉,看来人世间的险恶并非某个朝代都有,为了保命,只能按照这位捉摸不透的君王的吩咐,先到东宫躲避几日。

长长轻叹一声,推开车窗,看着来来回回的宫女及士兵,心中的阴霾也渐渐逝去,想想自己以后也是有宫女一样的丫鬟照料,家里有护卫的小侯爷,心里才会平衡些,这李老大心机虽多,不过还挺大方的,自己只不过为自己的学生上了一堂课,被百姓模仿灭蝗做法,就受到如此厚待 额,这里面应该不会还有什么猫腻吧。

想想李老大的为人,林凡不得不这样想道。

抛开杂乱的心思,选个舒服的姿势让自己沉睡,没多久就进入梦乡,在梦里,林凡见自己被众多宫女围着,有的投怀送抱,有的举杯送酒,正享受如仙的生活时,一张如花的脸映入眼帘,吓得林凡惊醒过来,缓过神才知道是被马车给震醒了。

原来是已经到了,跳下车,站在一座写着辉煌大字‘东宫’的宫殿面前看了良久,直到身边的小太监提醒已到才回过神,带着一丝期待,在小太监的带领下进入东宫,很想看看大唐太子李承乾究竟是不是如史书所言那般有腿疾之人。

穿过几个弯道,最终来到主厅,见到一个约莫十二岁的打扮华丽的小孩正在主厅前的小荷塘边高兴的往水里砸石头,水里每次激起一阵浪花,他都能开怀大笑一阵。

在他的身后还有一位有些年纪的老者,正坐在石桌前静静的看着眼前的顽皮小孩,石桌上放着两本书,显然这老头是此顽皮小孩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