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想告诉他们这样做只是徒劳,等田地里蹦来跳去的蝗虫长大,不要说这些稻谷小麦,就是草梗也将无存,它们会将这片土地变成一座坟墓,到时你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辛辛苦苦劳作就要丰收的庄稼全部成为蝗虫腹中物,却不能做任何有意义的事。
他们当然不会相信,李老大都不相信他们又怎会相信,他们一定以为,这庄稼长得不是好好的,怎么会被吃光,开玩笑吧。
林凡只能呵呵了,整个唐人都在以为自己在开玩笑,李老大如此,达官贵人如此,老百姓如此……呵呵,那就等着吧,等着看一场好戏,看看最后究竟是谁在哭,谁在笑……
瞅着林凡漫步在田地间,时而叹气时而微笑,本来 嗦的二愣子也安静下来,他知道林大哥这是不正常的现象,他的心情想必不好,等到他神色平静后,二愣子才凑上去问道:“如今几乎整个长安的粮店都被我们搜刮一空,很多商户,官户见我们在屯旧粮都很兴奋,都主动的把余粮送到我们仓廪门口,我们也省力了不少,他们虽很热意把旧粮运来低价给我们,可我总能从他们的眼神中看出在笑我们傻,屯这么多旧粮。
林大哥,我一直也不懂你为何这么做,投这么多钱进去值得吗,林大哥,你这样做可是为何啊,真的值得吗,我怎么感觉这也是愚蠢的行为呢。”
林凡望着眼前跳来跳去的蝗虫,随手抓一只扔在地上,看着它被踩成泥浆才抬头笑道:“现在就让他们笑吧,过不了多久就会看到他们哭了。”
二愣子更纳闷了,叨叨唠唠的又要追问,见林凡已经远去登上了马车,无处发泄的他只好对天发问
第四十二章该来的终究还是来了
黎明破晓前是最黑暗时刻,只要度过这最黑暗时期,很快就能看见曙光,可此刻的最黑暗时刻对大唐来说却看不见曙光,它只停留在最黑暗中。
明德门的城楼上有两个士兵在把守,他们面对面站在两端,随着夜幕更深,随着更夫的声音消失,两人由刚站上岗时的精神铄铄到此刻就困意袭头,于是他们就坐下来,靠在城墙边打会盹,没多久他们就沉睡过去。
不知过了多久,一阵马蹄声从远处传来,惊醒了两人,两人还未反应过来,马蹄声已近在耳边,随后一道急促的声音传了过来。
“红翎急报!快开城门!”
其中一人反应比较快,目光投向正疾驰而来的铁骑,瞅见那红如血的红翎,整个人立马清醒,毫不迟疑的打开城门,城门刚开一个口,铁骑就飞快的闪入,在朱雀街上狂奔,没多久,马蹄声就远了。
“好险,还好你反应较快,若是晚开城门,耽误了急报,你我的人头就得搬家了。”另一个反应过来的士兵惊了一身汗。
“看来朝廷又有大事发生,今后我们得提起精神才行,否则小命就难保喽。”
甘露殿的李老大正在睡梦中,正做着一场美梦,美梦就要结束时,却被一阵急促的急报声给生生的拉回来。
“来人!”
“奴才在。”一个黄门内侍急冲冲进来站在偏殿外躬身厚在一边。
“来者何人?为何如此急报?”
“听信使说潼关来报。”
“潼关近来无战事,何报之有,还如此八百里加急。”长孙穿好衣服起身,为李老大批上龙袍。
李老大皱了皱眉头,沉声道:“急报何在?”
黄门内侍急急递上奏折就退下,李老大拆开封印取出奏折快速读下,眉宇越缩越深,读完整个人如承受打击般颓废的坐在榻上,长孙见他如此,狐疑地取过奏折浏览一遍,面色骤变,忍不住惊声而出。
“潼关蝗灾?!原来真的有蝗灾,林凡所言并不假!”
李老大长长叹息一声,良久叹道:“林凡果然是奇能异才,从幼小害虫就预言有蝗灾,这等才能举世无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