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页

唐朝明月 蓝云舒 1070 字 2022-11-23

林凡坐马车,二愣子、火麟儿推着一车鸡鸭跟随,这一车鸡鸭不轻,二愣子一人无法拉动,中午的时候林凡还是把火麟儿留下,给他放半天假,火麟儿不知道林凡要运这些鸡鸭回家干嘛,他的葫芦里到底的什么药,火麟儿想都想不通。

见火麟儿愣神之际,二愣子偷偷的松开手,偷笑的跑向前面的马车,等火麟儿反应过来时,二愣子就已上了马车,一上车,二愣子就催促林凡快点,林凡自然没有听这小屁孩的,依然保持原速,不过火麟儿怎么赶也赶不上,法拉利式马车走远了,留下越来越远的火麟儿在后面骂骂咧咧,他怎么也想不到,如今二愣子有林凡为其撑腰,胆子越来越肥了,居然敢如此甩他。

林凡并不阻止二愣子的调皮捣蛋行为,看见他笑嘻嘻的一张脸想发怒都很难,不担心鸡鸭到不了封地,身强力壮的火麟儿运这点鸡鸭还是没问题的。

一路上二愣子都在耳边叽叽喳喳的说个不停,比灵儿还要烦人,可想想这家伙的不容易,也就忍住了,去年久雨加上年初的旱灾拆散了不少美满的家庭,二愣子本有一个和美的家庭,可这次旱灾使得他的双亲先后饿死,两个哥哥也已曝尸荒野,李老大虽大发善心开仓赈灾,可也迟了,一道道程序审批下来,一个个部门通过,一个个官员接手后,最终到百姓手中的粮食不多,时间也耽搁太久,捱不到最后的人只有饿死的下场,这就是制度的缺陷啊,想想后世还是承袭这种制度林凡只有无声叹息。

无家可归的二愣子最终沦为乞丐,被同为乞丐的火麟儿发现后,被他收留,与他住在大家庭里。

自前几天被林凡留下来帮忙做趋向性实验始,他就没再被派去作坊忙活,放放鸡鸭,倒倒蝗虫,这种工作比作坊的工作轻松多了,二愣子很热意陪在林凡身边,所以总想找各种问题,想以此能让自己与林凡更亲近些。

对于面前这位活泼又调皮的小孩,林凡在欣慰的同时也感到悲哀。

瞅着外面一片绿油油的庄稼地,瞅着那些乐呵呵的在田地间忙活的农户,林凡不敢想象当到收割季节时,那一只只蝗虫把这些粮食吞入腹中,成片的稻谷地都是漫天的蝗虫在飞,在跳,农户们在哭的情景。

要是无法阻止这次蝗灾,不知又有多少家庭被催散,不知又有多少孩子像二愣子一样无奈沦为乞丐,由一个自由的孩子到乞讨为生的无奈。

二愣子的 嗦,二愣子学自己话语的样子,总算让林凡的心情不会那么郁闷,想法也开朗了些。

抵达安阳里时,安阳里的庄户们对于林凡这次的归来又多瞅了几眼,以往他回来时只是看一眼,这次他们的目光落在马车后面的一车鸡鸭上。

一位坐在屋檐下上了年纪的大爷看了这一幕,摇摇头长叹一声,如今这后生真的是一代不如一代啊,搞学问也不好好做学问,学人家当什么庄户,一车鸡鸭都肥得流油了,还买回来养,人家都是买回刚出生不久的鸡鸭,你是倒好,买回都可以宰杀的鸡鸭,这是闲口袋里的铜板太多了么……败家子啊。

安阳里多数人都有这位大爷这般想法,对于林凡的养鸡鸭这一计,他们觉得并不怎么高明。

别人怎么看林凡不在意,他的父母爷爷也都质疑他的这一做法就让他的心里有些不舒服,于是他只好提前把自己送鸡鸭回来的目的与家人说了。

“这些鸡鸭真的能灭蝗虫?”父亲一听到有灭蝗虫的方法又惊又喜,近来他与安阳里其他人一样,被田里的蝗虫给累得半死,每天去田里抓都抓不完,第一天看起来少了,第二天又恢复到原来模样,似乎会变法术似的,死而复生。

“这种办法不妥吧,我们也将家里的鸡鸭赶去田里,虽然它们吃了一些蝗虫,可稻谷吃得更多,这样下去蝗虫没被吃光,稻谷却被吃光了,不行啊凡儿,我们已试过这方法了。”

“娘,我送来的这些鸡鸭与家里不同,这些鸡鸭可是受过训练的,它们只对蝗虫感兴趣,对稻谷不感兴趣,也就是说,放到田里,它们只吃蝗虫,不吃稻谷……这样的办法已是孩儿能想到的最简单最直接的最好的方法了。”

爷爷凑过来狐疑地问道:“还能训练出这样的鸡鸭?只吃蝗虫不吃稻谷,爷爷活这么久都闻所未闻啊,鸡鸭哪有不吃稻谷的道理,凡啊,你不会在骗爷爷吧。”

林凡含笑道:“孙儿哪敢骗您呢,爷爷不信,孙儿这就证明给您看。”

爷爷立马就来劲了,丢下依然在等下棋的大耳,笑呵呵的跟在林凡后面,一家人一起向自家田里走去,田里车进不去,鸡鸭只好由火麟儿和父亲各挑两筐。

到了自家田里,在林凡的吩咐下,二愣子就一起帮忙着把已经叫得发慌的鸡鸭放进稻田里,这些鸡鸭刚出来还四处满地找,没多久可能闻到那股熟悉的味道,鼻子立马凑过去,见到绿油油的叶子上爬有几只蝗虫,立马欢喜得往死里啄,吃光这一片的蝗虫,又把嘴伸向另外一处,吃得忘乎所以。

爷爷似乎不相信眼前所见,眯着眼凑到那些鸡鸭经过之地,又用那布满岁月痕迹的手用力捏了捏几棵稻穗,依然饱满如初,叶子上的蝗虫却一只不剩,哪怕那些刚孵出来的卵也消失了。

看到这样的一幕,爷爷才乐呵呵的笑起来,摸着林凡的头大夸一番,父母也很高兴,尤其是父亲,蹲在那里,瞅着自己辛苦摘培的稻穗又如往年一样鲜嫩,喜悦之情难以言表。

不远处还围着几个围观的看客,他们想不明白林家一家为何那么高兴,他们难道就不怕放鸡鸭入田会吃了稻谷吗,有几个庄户担心林家放的鸡鸭跑到自家田里,兴匆匆的跑到与林家相邻的那块田梗上死死地守着。

父亲明白对方担心的是什么,小跑过去与他们做了解释,他们刚开始有些惊讶,后来亲自查验一番林家的田,才终于相信,刚目光死死盯着那些鸡鸭不让上自家田的他们,此刻立马离得远远的,恨不得这些奇怪的鸡鸭立刻到自家田里灭蝗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