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皇帝就满脑门子的郁闷。看起来大宋占据着中原最富饶的土地,八荒争凑,万国咸通,强盛,充满活力,光芒四射,但实则周围强敌环伺,内部积弊丛生,不断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困扰着年轻的皇帝。
没有坐上这个位子之前,看到的往往只有这个位子的光鲜,只有坐上这个位子的人,才懂得个中艰辛。所有事情都要他来决定,所有矛盾都要他来解决,他希望自己能够宽厚仁慈对待每一个人,却发现无论如何也做不到事事周到。
总有人会因为他的决定他的施政而经历苦难。
汴梁如此繁华,宛如人间仙境,皇帝却一直厉行节俭,今以万民奉一人,他取之有愧,总希望把更多的钱用在更重要的地方。
财政永远捉襟见肘。
冗官冗兵冗僧冗费,这些他一点不知道吗?怎么可能。可他能有什么办法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呢?
平心而论,大宋的官员绝大多数都是有操守有才华的,很多人上书,纷纷提出各种各样的意见和建议,希望能为这个国家找到一条好的出路。
可是主意多了,哪个是好的呢?皇帝也是人,不能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他没法子预知后事,没法子预知所有的变化,所以很多政策施行时,出发点绝对是好的,结果却不尽如人意,甚至,适得其反。
然而他又不能不做决定,每天都有数不清的事情等着他来最终判断,最终决定。
这是无法形容的压力。
是非功过,且待后人说,他能做到的,只是尽力做好当下,尽力,让自己问心无愧。
今天收到一个小官的上书,字写的龙飞凤舞,力透纸背,有些眼熟,看看署名,皇帝想起了这个人。
是殿试时在策论中大喇喇说“孺子其朋”的那个少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