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上来说,本省特别重视教育,竞争很激烈,也是允许跳级的。
但跳级,有利有弊:虽然能把无聊的课程“快进”过去,提高教育效率;但年纪小,也势必会带来一些问题,尤其在人际交往方面。
而且,智商的成长不代表心理成长。进入不适宜的社会环境,心理上的挫败与落差更可怕。
楚科大学其实每年都有本科生、研究生甚至博士出事,失恋、考研失败、找工作碰壁、家长施压……都有可能导致轻生。
成熟稳定的心理也相当重要。
时家父母是对儿子抱挺大期望的,毕竟现行政策下,只能生一个娃,他们有且仅有这一个崽崽,当然希望儿子能有光明前途。
但也不急于一时,连跳好几级?那完全是揠苗助长。
急什么呢?他才这么丁点大。
可现在不是家长急,是他自己意愿强烈。
最终,时爸去了解一些朋友家的情况,他们家有娃跳过级,有经验。
根据大家的反馈,时爸分析出了几个维度,要达到什么程度,才能在跳级之后也不影响身心健康?
包括学习意愿、学习习惯、知识储备、身体发育、心理成长这几个方面。
最后一项不好测,所以体现为心情日记和遇事表现。
时爸将根据这些综合参数,在这个学期考察时醉的综合水平,再决定他要不要跳级。
时醉将之视为一个挑战,比期末考试有趣多了。现在他每天都要认真填写自己的日程,精确到分钟。
几天之后他就发现,自己的计划与执行能力,都比以前提高了一些。
以前没上小学的时候,研究问题,完全想一出是一出,全凭兴趣。现在好歹有了计划和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