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希望小丫头别一时气上了头,再在接风宴上把宁铮宰了。
“阿凌去也不能白去,堂堂国师,临阵投敌,宁铮也不一定会相信。”宁怀瑾说:“咱们这边总得帮她一把,才能叫宁铮不敢拒绝她。”
“王爷想怎么?”谢珏问。
“叫人去庐州府传话。”宁怀瑾捏了捏鼻梁,疲惫道:“就说,叫宁铮不要一错再错,早些回头是岸,一切都还好商量。你找个机灵点的亲卫去办,具体的说辞,你跟着权衡一二,做到心里有数就行了。总之,是要做出一副惊慌失措的着急样来,只要宁铮能在咱们这看到成事的苗头,就不敢对陛下如何。”
那还用“做出”?谢珏腹诽道:你本来就急得要火烧房梁了。
但好歹恭亲王不再闹着去抢人了,谢珏还是或多或少松了口气。对他而言,只要现在宁怀瑾稳得住,那就是最好的场面了。
“知道了。”谢珏说:“王爷还有什么其他要吩咐的吗?”
宁怀瑾欲言又止,片刻后摇了摇头,说:“暂且没了,昭明先去忙自己的吧,本王也歇歇。”
现在哪是能安心歇息的时候,谢珏估摸着宁怀瑾是有自己的路子要走,于是只打量了他一会儿,瞧着他确实冷静下来了,便点头应了声好,也转身离开了帐子,去挑用来传话的人了。
宁怀瑾耐着性子在帐子里转了两圈,听着外头零星几个兵士被谢珏一并唤走,才唤了一声:“十里。”
江凌提醒他了,先前他着急太过,甚至还忘了这一茬事儿。
按理说,不出意外,宁衍身边都有影卫跟随,连十里都能随他出征,宁怀瑾不相信秦六不守在宁衍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