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懂。”
这个颜长民是真懂,不说拨的那些款项,但看全国两个,一南一北,就知道是什么样的分量和关注度。
“以此为契机。”季小冬有个在心里想了很久的想法,正好这次回来有时间,可以跟颜长民和季海明好好聊一聊:“我想着,不要宁泽这么大的范围,在我们金山区,可不可以在全国率先打造一个集产学研为一体的示范区。”
你要说这个我可就来精神了。
颜长民两眼发亮,季小冬可很久没找他搞过事情给他出过点子了。
季海明也蹭啊蹭啊,打算蹭个“旁听生”资格。
没想到季小冬马上cue他:“爸,你还记得我们成立过新希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吗?”
从旁听生变成正式生的季海明挺了挺胸膛:“当然记得,小常和小齐还都是股东呢。”
提起小常,季海明看来颜长民一眼。
常松年现在已经考上了帝都大学的研究生,季海明也不懂怎么考的,只觉得真厉害。想不到常松年他家里那情况,竟然也能这么有出息。
季海明跟颜长民说:“到时候挣了钱,小常不在家,那部分直接给你?”
“给我不合适。”颜长民道:“八字还没一撇呢。小冬现在谈恋爱了没?”
……
季小冬看着俩大老爷们儿话题越跑越偏,赶紧给他们说自己的思路把话题往回拉。
按照季小冬的想法,以牌坊村为核心,金山区未来的产业发展,不能仅仅满足于“卖产品”,而应该把目标放在卖种苗和卖技术上。
现在作为全国的样板,明年如果可以一炮打响,在全国打出名堂,那么必然会有全国各地的人来学习、参观、考察。金山区可以通过带动周边,用同一种栽培技术和管理模式,让生产出来的产品质量保持在一个稳定的水平。
打响“金山”的名气之后,用名气和品牌来获取利润,比单纯的卖蔬菜,卖粮食效益好的多。
“是个好主意。”颜长民说:“海明的那个公式完全可以承担这个任务。”
颜长民还在等着他的“任务”,颜长民相信,绝对会比季海明的艰巨比季海明的任务挣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