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页

老管家笑道:“几位少爷关系好,常在一处玩闹。这次卫少爷出了事儿,二少爷自然要去探访探访的。”

陆鼎神色稍霁:“罢了,且容他胡闹两日,待吏部任命下来,有他忙的。”

“夫人也这么说。今儿个夫人约了别府几位夫人品茶,二少爷也不小了,夫人正替二少爷相看呢。昨儿个老奴还听夫人提了一嘴,说是礼部左侍郎家的小姐品貌周正,颇有才学,与二少爷倒是相配。”

“嗯,礼部左侍郎。”陆鼎寻思片刻:“倒是不错。承逸也确实该成家了,成了家也能收了心。若再与那浪荡纨绔子混下去,早晚混成败类。”

老管家笑着附和了一句。

“去西院将宋先生请来。”陆鼎吩咐一句,转身进了书房。

宋茂礼是陆鼎的门客,足智多谋,陆鼎一向倚重此人。

楚国取士采用举荐制,寒门少有出路。虽齐武帝改革取士制度,但实施起来总有诸多艰难。寒门士子报国无门,只能投在达官权贵府上,或为门客,或为少主人授业老师。若得主家看重,也能得到举荐的机会,入朝为官。

宋茂礼在相府有十几年了,陆承逸便是由他教出来的。陆鼎几次欲推举他入朝,只是此人总说时候未到,陆鼎便不再强求。

“观相爷神采,想来那建议被皇上采纳了。”

“多亏宋先生高智。”

陆鼎之所以大力赞成李淮的改制,很大一部分缘由便是他自己出身庶族。只不过他生逢乱世,投身武帝麾下,从一个小小谋士做起,又有教授皇子之功。李淮设计皇位时,陆鼎不动声色暗中支持,才有了如今丞相之位。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陆氏一族也渐渐扎稳脚跟,门庭鼎盛,跻身新贵之列。

宋茂礼倒似乎并不看好陆鼎的乐观:“朝华之草,夕而零落。松柏之茂,隆寒不衰。物速成则疾亡。相爷心里清楚旧贵族的底蕴有多深。一旦掌握不好这个度,急于求成,引起旧贵族不满,只怕适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