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偏偏,朝廷给每个节度使布下的粮税任务,不以金钱财产来衡量,而是靠着实打实的粮食说话!
无奈之下,萧陆川只好暂时学着前任州官的法子,以金钱银两,去别处购买粮食来充粮税,以解燃眉之急——总不好自己刚上任,就少了几成粮税吧?
但是,粮食产量高、能有富余盈积的无非是中原湖滨之地和江南鱼米之乡,而这两片肥沃的土地,可都把持在誉王和平王的手里。
是问这两位,又怎会平白无故给青王增添政绩筹码呢?
所以,自从青王接手了南疆三州之后,誉王和平王就不再和南疆好好做买卖了。
他们要么使出各种伎俩把粮食的价格抬得高高的,几乎呈五倍十倍价往上走;要么就在兑换给他的粮食里做些文章,比如用发了霉的陈米充新米,以次充好,还打算事后死不认账,让萧陆川吃哑巴亏。
幸好,萧陆川也不是个吃素的,更何况,他的身边还有个同样爱吃肉的傅君恒。
那些发霉的次米还没进入南疆领域,便被傅君恒派人在边境给拦截住了。
傅君恒的手下不敢有丝毫的怠慢和大意,挨个儿开袋检查,把不良不合格的米统统拒收,害得誉王和平王不但没讨到好,还赔上了一点儿路费。
吃了亏的平王和誉王怀恨在心,便唆使人在当年秋季暗中分批次收购南疆,特别是海州等三州的新米。
起初,青王府并未察觉,直到今年春夏之交,百姓最需要米粮时,南疆屯米立即变得紧缺。
几家米行存量不足,便把米价哄抬到原本的十倍,顿时就引起了百姓的不满。
得到消息后,青王府第一时间派人去各大米行督察,并勒令他们降低米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