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桂性子拧巴,闻言就撇撇嘴,也不答话,把老两口都晾的都有些尴尬。
最后,宋嬷嬷还是无奈的冲刘管事笑了笑,两老两口自己吃自己的,也不管知桂在哪儿挑什么茬子,权当没听见。
刘管事宋嬷嬷这一顿饭吃的,心里都不舒服。
……
第二天,山上就准备开工了,而木工也拉了木料过去,开始打窗户门家具类的东西。
山上的活,要先从玉带开始,玉带就是环山的路子,不过因着廖青准备在玉带上盖些房子做玉带房,故此,玉带得修的比较宽,约摸十尺宽,环着山绕到山顶上,到时候,一个一个的独立的玉带小院儿,还能留出半尺来宽的地方做上山的路,外面再加上围栏,再好不过了。
这个活简单,但是四十几个泥瓦匠还是太慢,廖青又让张大叔找了人一起去上山干。
……
山上有刘管事看着,廖青就留在书房里头,一边雕那个秦淮玉定的砚台,一边看张晓林读书。
那砚台,廖青心里有谱,大概是送给宫里头的某位贵人,就尽量给雕的更加细腻一些,故然,都两天了,廖青才开始细细的雕磨,不过这项工艺,廖青估摸着怎么也得个五六天,才能给磨的生光,温润漂亮。
而张晓林读书就比较省心了,张晓林确实是挺喜欢读书的,不认识的就来问廖青,不明白的句子就多读几遍,每天还多加了一个时辰练字的时间,可以说是非常的勤奋了。
就是可能是不怎么开窍,诗写的确实是不行,廖青也因着理科生思维,诗词颇有些短板,只能把自己脑子里的传世诗词默出来,给张晓林多读几遍,让他自己领悟领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