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采瑜不但没有觉得不爽,反而面上常带笑意。
百官的怨言对他来说比不上陛下的一个笑容。
他知晓礼法的严苛,哪怕是皇帝想要对抗礼教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此从未奢求过陛下能给他公开的回应。
然而陛下却为了他遣散了所有后宫。
这是他收到的最好的回应。与之相比的百官冷眼又算得了什么呢?
百官疯狂上书,抵不住摄政王和陛下每天都在早朝上秀恩爱。
虽然这两位嘴上依然正正经经循规蹈矩,但眼神对视之间总能看到明显的粘连、口吻也和对其他人说话不一样。
远看明明是正常的皇帝与臣子之间的交流,可朝中的大臣看多了总觉得眼疼。
李锦余对关于后宫的奏折一概压下不表,不驳回也不回应,让百官的拳头仿佛打在了棉花上,气势一泄再泻。
若是陛下还是当年那个昏庸的暴君、霍采瑜是把持朝政的叶丞相,他们说不得还有底气死谏——然而陛下和摄政王搭理朝政勤勤恳恳,雄才大略又细致入微,荻朝的国势蒸蒸日上……他们着实没有鸡蛋挑骨头的理由。
更何况征狡国的北月军回来了。
朝中重心一下子转到了对北月军将领士兵的封赏抚恤上。
霍采瑾带领北月军出征了半年,回来时整个人看起来都瘦了几分,肤色也黑了不少。
但她的眼神坚毅而雪亮,比每一个将士都要锋锐。
李锦余和霍采瑜率领百官亲自在皇城外十里等候迎接。
当初孟大将军回京的时候,他因为怂、因为私心,没有亲自迎接将士回京。
如今他早早来到大军回来的位置,顶着烈日等候边关将士的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