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页

谭以出于安全考虑,也害怕出现踩踏事故,将人群按照一定区域划分开来,留出至少两人宽的通道,限制了入场人数。不然来观看的人群不知道会多多少。

“这次比赛的服饰呢都是由锦霞阁定制,姑娘们的首饰是由宝缘玉祥提供,大家若是有兴趣可去铺子瞧瞧。”

碧荷一口松江软语,应和着串讲的话,就算是广告词,在这炎热的天气里,也像吃了口清甜的蜂蜜水。

姑娘们早已在一品居顶层准备就绪,在串讲宣布比赛开始之后,第一位姑娘筠之就走了下去。

筠之原是富贵人家的姑娘,因父亲贪污索贿,被查抄家产,自己也沦落贱籍,到了小金陵谋一份出路。

从小娇养长大的筠之一身贵气难掩,在妆娘的精心打扮下,更是比以往更加夺目。

她右手持着一盏华丽六方宫灯,以细木为框,雕饰了萱草纹,镶以玻璃丝纱绢,上绘仙鹤图;筠之身穿深湖蓝秘针子缂金法棉裙,繁复隆重的衣裳一丝都没盖过她本身的风韵,只让人觉得锦上添花。

随后是手拿着一卷书籍的凝潇,头发挽成堕马髻,上缀零星珍珠、玉饰,书卷味十足,配上似笑非笑罥烟眉,不愧是小金陵第一才女。

第三位是月夕,手持绣花伞,露出凝脂纤长的一截玉臂,身穿一袭浅粉接参针桂管布单罗纱,耳上挂着錾花芙蓉石耳珰,走动间摇摇晃晃,直看到人心里去。

接着就是可爱的二米了,谭以准许她带碗,但不允许在台上做高难度的动作,以免出现什么意外情况。

二米听话地应下了,她把青瓷碗简单地放在了头顶,从容甚至有些跳动着走到台前。

一开始大家伙还真没看见她带了啥,直到有人喊了一声“看她头顶!”众人这才发现她居然顶着一口女子巴掌大的青瓷碗。

二米笑得开心,为了这口碗,妆娘们没给她梳复杂的发式,只简单挽了之后再编了一根粗麻花辫垂于脑后,用丝带系了结;衣裳也配合碗,让绣娘绣了青瓷花纹,主打飘逸灵动。

二米快速地转了几个圈,像纷飞的曼妙蝴蝶,惹得台下观众一阵惊呼,生怕头顶的碗摔了割伤她。

二米在杂戏班子不是白呆的,这么点小把式还难不倒她,最后朝着人群笑了一笑后,甩着辫子高兴地回到后台。

大家还没从二米的可爱中回过神来,冰闲就已出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