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益安居的路上碰见了不少丫鬟婆子、侍卫小厮,众人均是规规矩矩行礼,努力压着嘴角,却全然掩不住脸上激动、兴奋神色,直把宁歆歆给臊得脸面通红。
梁彦昭这件大氅还没有兜帽,藏是无处藏,躲也无处躲,只能把脸深深埋进梁彦昭颈窝,小声催促,“快些行,好些人瞧着。”
梁彦昭却不以为意,彼时亲迎他正病着,未能骑上高头大马、自阊都最繁华的街道上行过去迎娶宁歆歆,多少算是心头一抹遗憾。
如今这般,倒似是有些弥补过来了。
是以他嘴上应着就快些走了,足下步履却丝毫不见变化。
便这样,慢慢行着,听着耳畔似恼似羞的埋怨,比饮了世间最馥郁的美酒还要醺然。
——
“遇明,今日做的全是一个地方的菜哦,博山菜。”
梁彦昭正想问是不是“博山炉”的博山,因博山炉名字的由来是因着其外形如山,若在炉中焚了香,袅袅烟气便会自上端溢出,炉体朦朦胧胧、似真似幻,乍看上去便如传说中的海上仙山"博山"。
且相传确有博山之地,博山炉亦是发源自此。
而后便听见宁歆歆说:“就是博山炉的那两个字,但我说的博山是我那个时代的一个地名,不知道是不是与现在的博山一样。”
梁彦昭书房内曾有一个惯常燃着龙脑提神的错金博山炉,后被宁歆歆强行移到了卧房内燃了宁神香。
事情已过去好久了,当时梁彦昭还日日犯不寐之症,虽入睡困难却头脑昏沉,索性燃了提神香通宵达旦地处理公事。
宁歆歆看不下去他这般作为,便将龙脑、浓茶一并给他缴了,而后换成了宁神香、安神茶。
现在梁彦昭日日睡得安宁,博山炉也已闲置好久,此物历史还是宁歆歆在缴没时问清的。
随后,宁歆歆指着桌上的菜一一介绍道:“这个是博山酥锅,这个是硬炸肉,这个是豆腐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