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若是只丢了一两座,倒是可以放他一试,可如今边线告破,实在是紧迫,没有时间给他试错了。”

宋常茵的担心也不无道理,但是那日林诃也与兵部尚书谈过了。

这些年虽然献帝昏庸,但总归还算太平,没什么仗大,如今朝中的武官,大多都是家门余荫,并没有真正从战场上厮杀下来的。

要不然他也不会推举宋常枫一个新人。

虽然嫩了些,总归是个有勇有谋的。

“你对京城里的王公贵族熟悉些,有没有哪位武侯家的儿子孙子的还算可以?”

宋常茵低头想了想,末了还只能摇摇头:“功夫好的倒是不少,但是要说带兵上倒是没有出彩的,有那么两个死读书的,怕是没有奇效。”

林诃没辙,只好遣了人叫兵部尚书过来,三人对着沙盘地图叹了又叹:“不如……把江南总兵调过来候着,主要如今北边的局势并不明朗,也不清楚北疆究竟有我们多少信息,臣不推荐几位武侯之子,主要还是在于他们打法都承袭自家,太出名了,怕是难以招架如今势头正盛的北疆。”

兵部尚书说的有理,几位武侯之子都是几个武将手把手教出来的,无公无过,学着祖辈的打法,对面一打听谁家出来的,怕是就知道怎么回事儿了。

宋常枫不一样,允王是文臣,当年也是主动退出的夺嫡之争,老老实实的做着先帝的纯臣。

“你可有意,推宋常枫做储君?”林诃突然问出一句话,给兵部尚书吓了一跳。

他连忙跪下,冷汗都流下来了:“臣无意参和立储之事,推举允王嫡孙也只是觉得他确实在这方面,是个可塑之才,但允王府是文臣之府,还是希望他在文学政事上能有所作为,并不希望他做武将。但武将是立国之根啊娘娘,有了好苗子,臣是希望太后能给他一个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