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她和闻鸿刚去莫斯科没两年,家里餐桌上总是三种语言夹杂着交流,大概也就只有闻鸿能够做到与她完全无障碍的沟通。
面对媒体,闻遥毫不怯场,口齿伶俐,表达上言之有物,令现场各国媒体都十分惊喜。
媒体采访最怕的就是问不出什么有价值的内容去写报道。
更怕被采访的人三句话问不出一个屁来。
特别是采访一些在语言交流上需要翻译的外国选手,经常几个问题抛出去,对方词不达意地回答一些不知所云的内容。
采访闻遥就完全没有这方面的问题。
随即欧美的记者也跟着提问。
有一个欧洲媒体提问道:“闻遥选手,我注意到这一次世锦赛上你的自由滑拿出了两个四周跳。这是在目前女单成年组上都非常罕见的高难度,你觉得这次你在技术难度上的提升有体现在得分上吗?”
这话问得,就有点明知故问的意思了。
闻遥意味深长地笑了笑。
李启鹏在旁下意识拿起麦克风,想要帮闻遥拦下,结果就听见闻遥非常坦荡地反问道:“那你觉得呢?”
那个欧洲媒体尴尬地笑笑,没有回答。
闻遥耸耸肩,想了想,说:“其实作为花滑运动员,我只要尽了自己的全力就好。花滑是打分项目,而打分是裁判的事情。isu制定了非常复杂而细致的评分规则,每一个加分,每一个扣分,其实都应该有迹可循。我们运动员在编排动作的时候,也会根据这些规则去制定一套花滑节目。一切编排都应该建立在规则之上,所以裁判打分自然也该建立在规则之上。”
闻遥是用英语回答的,整段话她用了三个“should be”,应该,结合之前自由滑上令人大跌眼镜的乌龙,这三个“should”就显得有些别有深意起来了。
一个俄罗斯媒体干脆直接用俄语问道:“感觉今天的答谢表演上,你带来的这套《only the young》似乎是想表达自己的态度。可以具体说说,你是想要表达什么样的态度吗?”
闻遥对着俄媒微微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