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小风和银凤不愧是传播八卦的小能手,两人往村头一站,不到一天功夫,整个村子都知道了高考要恢复了,虽然很多人并不知道高考是个啥东西,但不影响她们长舌传话,“知青大院那两个丫头天天在屋里学习呢,说是准备啥高考,听说参加了高考就能去城里当干部哩!”
“真的?”
“那还有假,做了干部那可就是国家的人了。”
几天功夫下来,高考即将恢复的消息在整个县里传遍了,不少知青打听消息来源,一听说是部队传来的,立刻都信了。
这些知青中不乏在农村待了好几年的,有的甚至在当地结婚生子,一听到高考快要恢复的消息,激动得一个个热泪盈眶,可激动归激动,几年功夫下来,当初在学校学的知识全还给老师了,手边连本书都没有,这可如何是好?
当时个体经济还不支持,苏鸣歌不能大招旗鼓地卖书,村里常有挑着扁担走街串巷的货郎,苏鸣歌就让大家扮成货郎做掩护,筐子各自带着印好的书,专门在各个知青点附近晃悠。
一天功夫下来,收获还不错。
苏鸣歌扩大经营范围,让银河开着队里拖拉机去别的县,这时知青们对教辅书正是如饥似渴的时候,苏鸣歌的到来无疑是及时雨,印好的两千册书很快销售一空。
苏鸣歌给书的定价是两块钱一本,其实在那种情况,即使再贵些,也不怕没人买,但大家都是知青,平时日子过得紧巴巴,苏鸣歌不想乘人之危,就以两块的单价卖了。
两千册书一共卖了六千元,这六千块在那个年代简直是天文数字,苏鸣歌给帮忙的每个人都分了钱,银河拿着到手的钞票,兴致勃勃地建议再去印一批,肯定还卖得出去。
银河的提议被苏鸣歌否定了,时间已经进入了九月份,接下来村里马上就要秋收,如果他们放下手里的活去卖书,事情很快就会东窗事发,到时候难免惹祸上身。再说九月份,距离高考恢复的通知已经很近了,一些有渠道的出版社私下已经开始印刷教辅书,他们实在不宜再搅合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