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就是穆絮的私心,并不需要任何人来理解她,但清浅不得不承认,正如王太医所言,穆絮对殿下来说,是不一样的。
不然如何解释穆絮知道殿下背后的伤是十岁那年所致,又如何解释她知道塞外呢。
清浅转念一想,殿下这些年来受了这么多的苦,也背负了许多,不被人理解,被天下人所误会,如今有个体贴的人在身边倒也好。
穆絮知道自己的理由毫无说服力,可这也确实是她的实话,她想多去了解且歌一些,只有了解到了真正的且歌,她才能感觉到自己离且歌又近了一步。
“在殿下十岁那年,曾随先皇亲征,先皇英勇善战,突厥大败,可在一天夜里,已是穷途末路的突厥大汗却随亲信部下混进营中,将殿下劫持,以此要挟先皇退兵,殿下虽被折磨得遍体鳞伤,但在数万将士面前,却超乎常人的沉着冷静。”
穆絮的那颗心就像是被人紧紧地揪住,让她觉得生疼生疼的,本想问清浅是如何知道的,但却发现自己嗓子像是被什么堵住了一样,让她无法问出口。
“那时我就在场,我还记得殿下说的话,她说:“突厥小儿,你要杀便杀,我沧蓝子民怎会是贪生怕死之辈,只要有我沧蓝将士在的一天,你便会有一天活在噩梦里,日日担惊受怕,直到你的死期来临!”
“之后殿下又对先皇说:“父皇,杀了他们,柳儿不怕死,为沧蓝而死,柳儿死也死得其所,可柳儿只怨,此生无法再为沧蓝的盛世尽一份力!”
“后来呢?”
连穆絮自己都不知道,她的声音微颤,她想象不到,一个十岁的孩子,在生死攸关的时候,会不惧生死,说上这样一番话。
“许是看殿下有意赴死,突厥大汗觉得拿着一个快死了的公主也不好做筹码,若殿下真的命丧突厥,先皇必定派兵将突厥夷为平地,便派人议和,若退兵三十里,并与突厥签订好二者皆永不犯境的文书,便送回殿下。”
“先皇尤为疼爱殿下,便同意了,谁知在送回殿下的途中却出了意外,突厥其中的一位将领有意篡位,不满突厥大汗的决定,企图再次挑起沧蓝与突厥的战火,而他再从中得利,便将遍体鳞伤的殿下砍伤,这也是驸马爷之所以能看到殿下后背的伤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