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页

杳杳在地心悠悠走着,袁政道在坛州时是高家门下儒生,高家正是前世里杳杳未婚夫高鸿覃家。袁政道同高鸿覃是同年进士,那年已近四十,她同袁政道有过几面缘分,也都是高鸿覃同他论古谈今,她并不能完全听懂,只在一旁附和。

当时大夏还未有今日的强盛,西旗却兵强马壮,大夏边境连年遭受西旗人滋扰,民生凋敝,大夏是一力求和的,反而叫西旗人得寸进尺,连年送去大笔金银还要挑选年轻貌美女子送去和亲,袁政道痛心疾首,西旗也是当时他笔伐重点。而与他观点不谋而合的坛州刺史李赐,正是今年西旗远征的左将军怀柔侯。

只是当时袁政道身份低微,多有感叹无法成为刺史的入幕之宾,每每提起甚是惋惜。

杳杳便问哥哥,“哥哥觉得,策问若是袁政道袁学士出题,会出何题?”

匪年琢磨着,“若出长守人文地理,此次水灾应当是头号选择,可考生应当都做此想,准备充分,此题出题意义便不大了。袁学士今次是头一次做长守主考,没有过去题目做参考,我也不好猜测他的出题方向。”

“哥哥觉得若以今年西旗大胜出题,此方向如何?”

杳杳认真的模样叫匪年觉得有趣,他笑了起来,“州试策问通常要与当地做联系,西旗同长守之远足有五六千里,如何能出题出到西旗方向去。”

杳杳却提醒匪年,“哥哥不仅要找袁政道袁学士出过的考题,也该去看看袁学士考过的考题。”

她娓娓道来,“长守从前主考守旧,出题从来围着长守一地,可坛州州试却很跳脱,几乎囊括坛州周边所有州府。”

袁政道四十岁中进士,州试中举之前实属艰辛,他家境贫寒,考到这个年纪却还一念想着考个举人,实在叫人钦佩。这多年经历,坛州应试内容恐怕早深深印在脑子里去了。

“郦下同长守是近邻,今次到郦下才知郦下冶矿之丰富,此次征西大军所用铁器多出自这里。况,郦下还有怀柔侯这样的征西英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