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页

可是他没想到,此次科举竟然出现了这样的纰漏。

其实说起来,这也算不得纰漏,因为经义题就那么多,来来回回换着花样,总有可能重合的,上次考试距离这次考试太近,只有三年,谢名堂一时不查竟然选了同样一道题,也是巧合。

“将这名考生所有的答卷都拿来我看看。”

不多时,其他几房都将壹零零捌号考卷拿过来,谢名堂和陈尧看过,发现这名考生的帖经题和墨义题都是全对,文字工整,绝对可以作为范本卷来使用。

陈尧又看过诗赋卷,也被上面的那首《有物混成赋》吸引,忍不住叫了一声好,那首秋词也是极佳。

陈尧道:“这名考生其他答题都是极佳的,如果按照成绩,就算取他为今年头名也不为过,我觉得那道经义题,算不得多大问题,就算答案重合,也只能说明那名考生博览群书记忆超群,如果将历年经义答案都能背下来,想来答题不难。”

这个时候,其他人也不敢说什么,说对说错都是得罪人。

谢名堂眼神坚定地说道:“这件事情是我有疏漏,我会上书陛下说明问题,至于是否取这名考生,我已经有了定夺,诸位继续判卷吧。”

第089章 某叫熊陶

将事情压下去,让其他人继续判卷。

谢名堂想了想,拿出一份空白奏折,将今次乡试的遇到的事情原原本本的写了上去。

“……臣一时不查,乃臣之错也,本朝没有与之前答案相同而不取的规定,而且此名考生之文采又是极高,所以臣决定录取此考生,但此类问题需杜绝。臣建议,以后科考当做历代科举考题目录发放,避免出现考题重复事件。”

“微臣考前功课有疏漏,愿请陛下责罚……”

随后又与副主考陈尧一起,拆开考卷查看姓名。

“壹零零捌号,杭州,秦观秦少游。”

召来两名从京城带来的禁军侍卫,命令他们拿着奏折和秦观的试卷,立刻进京呈给当今圣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