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3章 武器展示的目的

1627崛起南海 零点浪漫 4029 字 2022-11-06

颜楚杰向身边的两名贵宾介绍道:“过去所用的子弹,在近距离击中身体后会直接穿射而出,创口较小,所造成的伤害比较有限。而这种新式子弹会在进入身体后碎掉,其碎片朝着不同的方向翻滚,很难再从身体中取出来,创口也不易愈合。而且这个弹头是铅制,如果碎片取不出来,时间长了也会造成中毒。”

两人皆叹厉害,这种弹药的出现,无疑会将枪械的杀伤力再提升一个等级。不过这玩意儿虽然厉害,海汉却未必会将其列入出售名单,颜楚杰不主动说价钱,那多半都没戏了,想必又是海汉给自家军官准备的好东西。

刘尚虽然不懂这转轮手枪的原理,但也很想看看海汉军官所说的威力差异到底是差在什么地方。不过他身份卑微,也不敢朝前面挤得太厉害,以免引起了有心人的注意,只能乖乖等在后面,让前面的贵宾看过之后,依着轮次慢慢传阅过来。

等了许久之后,他才和其他人一起看到了托盘里两只已经被沿着弹道切开的猪腿,有军官专门负责向他们解说不同子弹所造成的伤害差异。刘尚是看不太懂,不过旁边负责医卫的老先生嘀咕了一句:“本来还有救的伤,这么一来只怕是必死无疑,这新式弹丸着实厉害!”

刘尚心道海汉人果然狠辣,弄出这种玩意儿来增加武器杀伤力,下一个与其对敌的势力只怕是要倒霉了。不过海汉人为何要拿宝贵的时间专门来展示这种新式弹药,刘尚心里却是隐隐已经猜到几分。

刘尚认为这个安排其实是在向所有的观众示威,因为这些观摩者中大部分,或多或少都曾购买过海汉的武器弹药,而海汉的展示无疑是在告诉他们,就算我把同样的武器出售给你们,所能发挥出来的威力也是不一样的,这个结论无疑会打消很多人潜在的野心。

关于这种新式子弹是否已经量产,今后是否会大面积列装,海汉方面并没有给出进一步的说明。有那么一两名不是太识趣的嘉宾还出声询问这种子弹是否会列入出售清单当中,得到的回答也是暂无计划,算是碰了一个软钉子。刘尚心中暗暗冷笑,想等海汉出售这种新式子弹,只怕得等到他们开发出更高级的玩意儿了。

接下来出场展示的便是步枪了。海汉军中目前列装的步枪型号也有很多种,大部分陆军仍是使用三一式燧发枪,海军步枪则是三一式将枪管改短后的型号。而充当征伐先锋的特战营过去装备的是口径加粗、枪身改短的三一式特制型号,不过目前已经在逐步换装七连发的新式步枪。这种连发步枪同时也被装备到海汉骑兵部队中,作为马背上的远程武器使用。

而除了这些比较常见的步枪型号之外,还有又长又重的狙击步枪。这种仿制whiteworth步枪的武器已经在海汉兵工厂进化了好几代,用来展示的这支步枪是最新的一代,不但拥有了更科学更完美的膛线,而且所配备的观瞄镜也是新近完成改进的型号。性能方面射程没有大的变化,但精准度比前代提升了许多,特别是五百米之内的精确射击,弹着点的分布要比前代缩小了近一半的范围。

当下便由狙击手使用这种步枪进行了远距离射击的展示,目标是位于百丈开外的半身靶。

下午的军演内容与其说是演习,倒不如说是武器性能展示更为恰当一些。国防部考虑到推销军火的效果,认为还是实弹射击更能吸引各国土豪们的注意力,但在陆军演练中使用实弹,一是容易有误伤自己人的风险,二是对武器性能的展示效果并不理想,所以干脆就将演习内容做了修改,取消了陆军在岛上进行攻防演练的部分,而将原本只有一个小时的武器装备展示环节调整为半天时间。

作为目前南海地区出货量最大的武器供应商,海汉兵工的名声早就流传在外,这次受邀来观摩军演的外方人员所肩负的使命,除了观察海汉军的最新战术、装备和作战方式之外,另一项主要任务便是为下一个年度的军火订单作考察了。

海汉兵工虽然每年的出货量大,但因为本身的产能仍然比较有限,其实军火订单的完成期也很长。类似“跨越”军演期间所接到的订单,往往是在收到一定比例的定金之后才开始组织生产,首批交货期可能就得等到入冬之后。如果订单数量比较大,那么分批交货,完成订单的时间持续到下一年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类似造船这样的特殊订单,如果一次订购的数目较多,交货期长达两三年也是有的。

物以稀为贵,海汉兵工的产能有限,价格自然也不会低了,不过能有资格来这里看军演的人,基本上都是不差钱的主,就算钱不够,也可以用手里的权来补上差价。反正土特产之类的东西都可以拿到这边来折价抵款,实在没拿得出手的东西,青壮人口或者地皮也行。如果实在舍不得自家的人口和土地,那还可以向海汉申请军火贷款,以分期偿还的方式来慢慢还债。

但使用这些非正常的付款方式,交货期就得往后再排一排了,能直接拿出现金订货,甚至是交付全款以求加急的买主,这才是海汉最喜欢最重视的主顾。当然了,有这种财力的主顾的确不多就是了,毕竟海汉军火价格高昂,就算掌握一国大权的土皇帝们,也不敢说想买多少就买多少这种任性的话。而具备出众经济实力的买主,自然也可以获得海汉的最高礼遇,比如说在这种场合下就可以站在海汉国防部长颜楚杰的身边,面对面地讨论军火订单的内容。

代表福建许氏而来的董烟云便是这样的大主顾,他作为许心素的代言人,近几年在海南岛的时间比在福建还多,甚至会因为公务而在三亚连续逗留半年以上。而这次参观军演包括后续的军购订单,也都将由他来操作和拍板。

许心素已经不是第一次在现场观看海汉的军演和武器展示,所以相比刘尚之流的新来者,他的态度就显得比较淡定了。毕竟已经跟海汉打了多年的交道,大致也明白海汉在军售方面的一些套路,在军演上所看到的各种武器装备,绝大部分其实是花钱也买不到的,海汉人将其称之为“概念品”,并不会对外国买家出售。

当然了,这些所谓的概念品往往会在军演结束不久之后就被列装到海汉自家的军队,而出售给大明在内其他国家和势力的武器装备,在性能方面并不会达到买主们的期望值,却又会比各家目前所拥有的海汉武器好上那么一点。买吧,武器的性能升级其实不算太大,投进去的钱其实性价比没那么高;不买吧,又会担心因此而影响到双方的盟友关系。

这中间的利益权衡,也是十分考究的事情。如果不是董烟云这样与海汉交往颇深的人士,的确很难把握住这中间的平衡。不过两家打了这么几年的交道,福建许氏已经积累了足够多的经验,对于如何处理军备交易也有了比较成熟的方案。

许心素处理军购的方法是,对常规武器分批购买,分批列装,分批淘汰,这样就能在最大程度上保持部队的装备水平在一个较高的水准上。而每年所需购买的新式武器数量也能控制在一个相对较少的水平,只需要能够列装主力部队三分之一的作战人员就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