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正山本来还觉得郑高有点大题小作,冲进去将两名窃贼抓了便是,何必还在门口耽搁时间,但接下来所得到的答案却让他明白了按照操作规程办事的重要性。
这处仓库中存放的货物倒也不会易燃易爆,但却仍具有很大的危险性——本月将交付给安南国的一千二百付步兵盔甲和数以百计的盾牌、长枪、腰刀,以及两百支崭新的二八式燧发枪,都存在放在这个仓库中。毫不夸张地说,这里面的武器足以武装起一支千人左右的部队。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遵循枪弹分离的运输原则,那两百支步枪的配套弹药并没有存放在这里,窃贼就算会使用燧发枪,也没办法用上仓库里的存货。
考虑到进入采光条件不好的仓库会有一定的危险性,郑高还是决定先进行劝降,让码头工头去找了个铁皮喇叭过来,这玩意儿在码头上用来指挥装卸货物,就不需扯着嗓子吼了,倒也算是十分常见的工具。
“里面的人听着,你们已经被警察包围,立刻出来投降!”郑高拿到喇叭之后,便站到仓库门口开始对里边喊话。
喊了几遍之后,仓库身处传来了隐隐约约的回应声:“去尼玛的,老子刚从苦役营出来,就算死也不会再回那地方去!”
韩正山听得心头一颤,虽然他已经脱离了那个可怕的环境有一个多月,但有时候一闲下来,手臂还是会不自觉地作出敲击石子的动作。仓库里这一声嘶吼,又让他想起了被敲石子这个劳动任务所支配的恐惧,尽管不知道里面的人以前是犯过什么事,但这种对苦役营的感受,他却是完全能够理解的。
郑高铁青着脸将铁皮喇叭塞到了旁边人的手里:“敬酒不吃吃罚酒,不想回苦役营……那就成全了他们!来人啊,去通知港口步兵队,让他们过来处理!”
虽然港区有派出所这种治安机构,但也有陆军派驻在港区的小股武装部队,以防有特殊状况发生。这可以算是陆军的应急快速反应部队,不过出动的时候不多,一般也只有警察那边处理不下来,或是有高风险任务的时候才会轮到港口步兵队出面。
当然了,轮到步兵队出面的时候,事件的严重程度也会升级了,如果有人试图跟步兵队进行对抗,那么基本就是主动找死了。郑高手头虽然有一把手枪,但其他人手上却只有木制警棍,如果那两名嫌犯在里面用库存的武器武装了自己,冒然进去抓捕他们的风险还是相当大的。
“队长,不如先让属下进去一试?”韩正山看到这样的机会,却是不肯就此放过。他可是在刑侦缉拿一线打拼多年的老江湖,能坐上杭州府捕头的位置也并非侥幸,是实打实凭着自己的功劳升上去的。他以前亲自捕获的各种江洋大盗、绿林飞贼,加起来也有好几十人了,其中会功夫的好手也不少,一样折在他的手下。现在只是抓捕两名穷途末路被堵死在仓库里的窃贼,他自认得手的把握极大,完全可以搏上一搏。
“你能行吗?”郑高带着狐疑的眼光重新打量了一下韩正山,这可是第一天上岗的实习新人,居然有这样的胆量申请出击,着实让他刮目相看。
韩正山顺着他所指的方向望过去,果然看到海湾对面的岸边停了不少大船,只是相隔距离较远,看不清楚那些船的外形。他在杭州城头和舟山定海港都曾见识过海汉舰队的威风,既然这里是海汉海军的大本营,再加之又是海汉国的京畿重地,那驻扎在此的舰队规模也就可想而知了。
郑高又指向南方道:“那边港湾出口处的榆林半岛,山坡上的灰白色建筑可曾看到?那便是扼守胜利港进出航道的炮台了,三亚港那边也有同样的设施。这炮台前前后后修了好几年才完工,上面有多少炮我是不知道,但听所长说,有了这些岸防炮台,就算是跟海汉舰队同等水平的敌军来攻打港口,也得统统折在这地方!”
韩正山看了看远处的榆林半岛,果然能在山林间隐隐看到一些整齐的建筑,不过如果不是郑高指点,他大概不会想到那些建筑竟然是特地修筑在航道旁边的岸防炮台。这胜利港看似把守不严,但实际上是外松内紧,防御手段可着实不弱,甚至比起他以前待的杭州城还要更强一些——若是杭州城外能有类似这样的岸防炮台,又何至于让海汉战船截断钱塘江,并且安然在城外江边扎下了营地。
郑高接着说道:“驻扎在三亚附近的海汉海陆两军,加起来起码有几千之众,想从外面攻入三亚,怕是比登天还难!”
韩正山好奇地问道:“那这里开埠以来,可曾真的遭受过外来攻击?”
郑高想了想才道:“听说首长们刚到此地的时候,曾被明军和倭寇袭击过两次,不过都被首长们轻松击败了。在那之后,就再没出现过外敌入侵的状况。但这防御手段却不可荒废,若是没有军队保护,这地方不知道会召来多少海盗劫掠。”
三亚号称南海第一港,商业贸易规模极大,每天市面上的财富流通量都是天文数字,暗中眼红者不知道有多少,但海汉军在南海是出了名的厉害,想把主意打到这里的人,自然也得先掂量掂量自己的份量有多少,是不是真有向海汉挑战的资本。就目前的战绩来看,曾经在南海地区试图挑战海汉地位的尝试统统都已宣告失败,暂时还没有出现真正能威胁到三亚安全的对手。
继续朝着港区方向走了一段,韩正山的眼睛忽然直了,盯着前面海岸停靠的一艘巨大如山的船舶说不出话来。郑高倒是见多了这种反应,几乎每个初次来到胜利港的人见到停靠在田独河口的“新世界号”都会有类似的表现,这么大的一艘船对普通人来说是不可想象的存在,何况这艘船并不是木头所制,而是通体都由钢铁制成。
新世界号虽然入港之后就基本没有再动过,但其存在的意义却丝毫不亚于本地的另一个精神象征胜利堡,对于穿越者们来说,这艘船是另一个时空的遗迹,而对于普通民众来说,这就是充分体现首长们无所不会、无所不能的具体事例之一。
“这就是首长们当年渡海来这里时所乘坐的船,有了这艘船,才有了你如今所在的三亚,才有了当今的海汉国!”郑高介绍的时候也颇为自豪,毕竟这玩意儿就连大明也造不出来,是世上独一无二的存在。
“世间……竟有如此大船!今日一见,方知传言不虚!”韩正山早就听说过海汉大铁船的传闻,没亲眼见证之前自然是将信将疑,但今天看到这大家伙之后,不可避免地如所有初次见到这艘船的人一样发出了感叹,但他很快也发现了蹊跷之处:“这船若是精铁所制,又是如何浮在水面之上?无帆无桨,又是如何渡海而来?”
郑高解释道:“这个我倒是略知一二,将铜盆置于水上,一样可以浮起,这大铁船据说便是同样的原理,至于如何驱动,其实这船底下有很大的暗桨,发动之时远比风帆船航行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