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0章 驻地军情

1627崛起南海 零点浪漫 4064 字 2022-11-06

陆一营和特战营的竞争也算是由来已久,从海汉介入安南内战时便隐隐有了这样的苗头,不过好在是陆军内部的良性竞争,倒也不会伤了和气。但客观的说,钱天顿亲自操练多年的特战营的确在综合实力方面稍占上风,而且海汉军工在军械方面给予了诸多配合,很多实验性质的先进装备往往也是最早提供给特战营试用。

除了要配合大部队的城市攻坚战以外,很多小股部队能够独立执行的作战任务,特别是任务地点为山地野外的环境,军委往往都会优先交给特战营去完成,这也使得特战营在军功累计方面一直领先于陆一营。高桥南升任特战营营长的时候,于铁柱还是连长,在升迁速度上的滞后多少也是因为所属的部队不同而吃了亏。

不过近两年军委也意识到把鸡蛋全放在一个篮子里是不安稳的,所以也开始给予其他部队更多的表现机会。陆一营如果能在年内北上执行任务,说不定是近年少有能跟特战营同场竞技的机会,于铁柱在说及此节时,语气中也有一点难以抑制的激动。

宁崎对于军方这些作战行动方面的事务兴趣不大,他倒是更关心自己主管的领域,比如军队中的科教文卫工作。本来于铁柱还打算安排他们第二天参观陆一营的操练,但宁崎想了想还是拒绝了,不是不给军方面子,而是觉得带了范迪门这个拖油瓶,最好还是不要过多暴露了自家的军事实力。至于过几天三亚即将举行的阅兵式,那终究只能看个过场,从中所能获取的军事情报其实很有限。

第二天的考察行程,宁崎在邱元的带领下走访了本地的官方机构和一些外地客商。在近期不会有战事爆发的海口地区,行政和商贸无疑才是这个时期最为主要的事务,来自隔海相对的雷州府、高州府、廉州府这些地区的商人,现在都将与海汉进行贸易的港口主要放在了琼北的海口港和儋州港两地,不用再绕上半个海南岛前往三亚。这些贸易关系的建立也使得海口港在近两年里有了长足的发展,常驻人口比起海汉占领这里的时候已经有了小幅上升。

但范迪门对于这种行程却有一点缺乏兴致,东印度公司与海汉差距最小的领域,大概就是在贸易方面。论起做生意的本事,素有海上马车夫之称的荷兰人可以说不逊色于这个时代的任何竞争对手,所以范迪门对海汉如何处理与大明商人之间的关系其实并无太大兴趣,海汉在贸易方面所采取的政策,其实与东印度公司大同小异,而双方的业绩之所以会存在着比较大的差距,范迪门认为主要原因还是在于海汉具备了地理和人种方面的先天优势。

东印度公司本来还是有希望弥补这种差距的,他们在台湾大员经营数年之后,其实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当地每年都会有为数不少来自福建甚至是江浙的明商前往贸易,向东印度公司出售生丝、瓷器、茶叶等货物,假以时日,在大员港弄出一个类似于三亚港这样的区域贸易中心倒也不是不可能。

但海汉人的出现无情地掐灭了荷兰人的希望,他们先是赶跑了为东印度公司充当打手和中间商的十八芝,接着又在占领的澎湖列岛开埠进行贸易,甚至一度封锁了福建前往大员港的航道,借此抢走了不少生意。最后干脆就在台湾岛登陆,并于大员港南面的打狗地区建设了高雄港,几乎是将东印度公司的生意抢得一干二净。

在失去大员港的区域优势之后,东印度公司在当地所雇佣的汉人也就起不到太大的作用了,毕竟东南沿海的海上霸王就在大员港隔壁开了码头,大明海商总不能无视其存在,还巴巴地跑来大员港做买卖。目前大员长官汉斯的应对策略,就只能是让属下前往临近的高雄港向海汉采购所需商品,再转运回巴达维亚。

范迪门虽然有心在这次造访海南岛期间寻求商贸方面的突破,但他也知道在宁崎这种高官的眼皮子低下挖墙脚是不太现实的举动,所以干脆就做出不感兴趣的模样,免得海汉人一直保持着极高的戒心。

于铁柱的老婆给他生了个七斤六两的大胖小子,众人听了这喜讯之后都立刻向他表示了祝贺。宁崎当下也没什么东西好送,便掏了五十块的流通券出来作为赠礼,不过于铁柱哪里敢收,好说歹说推让了一番之后,最后才千恩万谢象征性地收了十块,也免得宁崎被拒下不来台。

“铁柱,你以后是打算把家安在海口这边,还是儿子大点了送回三亚去念书?”席间宁崎主动向于铁柱询问,他先前参观了军属小学之后,心里对这事还是有些介怀的,逮着机会便想跟军方的人聊聊,于铁柱与他有师生之谊,有些话说起来也要随意一点。

于铁柱放下酒杯应道:“首长,我们当兵的人,今后在哪儿落脚,自己说了也不算啊!还是得看上面的安排。命令一来,马上就得拿起武器出发,哪里做得了长远的计划……去年跟着王首长去宫古岛打完十八芝,我还以为马上就要调动去浙江舟山定海港驻守,谁知道转了一圈又调回海南岛了。”

旁边邱元插话道:“这事我倒是听王汤姆提过,这个安排也是考虑到那时候你老婆肚子里有了孩子,调你回来好方便你照顾家人。”

于铁柱连忙应道:“首长的好意,卑职自然是明白的,感激还来不及,岂敢有半点抱怨之意。”

宫古岛战役是在去年九月初由王汤姆带队指挥攻打十八芝最后一处巢穴的歼灭战,也是整个1633年中海汉军方实施的最后一次作战行动。于铁柱当时还是一营四连的连长,靠着在这次战役中所荣立的战功在战后得到了提拔嘉奖,才升到了现在的营长职位上。对他个人的职业生涯而言,要算是一次极为重要的进步,最起码以前当连长的时候,可不会有幸能跟执委会的首长坐在同一张桌子上吃饭。

于铁柱解释之后,才接着刚才的话头继续说道:“今后等孩子大点了,那还是得想办法送回三亚念书,要是能多学一些本事,长大了能当个坐堂官老爷,岂不比我这扛枪杆子的大老粗强多了?”

“说得没错!这才是出人头地的正途嘛!”于铁柱的表态让宁崎很是满意,先前参观小学时的不快也因此而消去了一些:“当兵打仗,只要身体完好,人人都做得,但要做官治理国家,那就只能有真才实学的人才能胜任。你想为子孙后代谋个好出身,那还是得走读书这条正道才行。”

于铁柱听得连连称是,宁崎又继续说道:“这外面的学校,师资力量肯定还是没法跟三亚比,到时候孩子送回来,我替你安排进胜利堡小学就读好了。”

于铁柱赶紧又起身道谢,执委会的首长亲自安排子女入学,这可是天大的面子,别人做梦都求不来的。那胜利堡小学里就读的大部分都是首长的子女,归化籍干部的后代能入学的,可都算得上赢在起跑线上的幸运儿了。宁崎心中却是有些小得意,任你军方在基层怎么动手脚,我只要把归化籍军官的子女都尽量安排到教育部直属的学校里就读,接受正统的教育,等到下一代人上位掌权的时候,也不致出现军人当政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