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崎回头对范迪门道:“这里的烹饪班学员为我们准备了晚宴,你今天是吃还是不吃?”
范迪门今天跟着宁崎转了一天的书院,中午就在马车上囫囵吃了点干粮,早就饿得前胸贴后背了,闻言一本正经地应道:“我想我们应该尊重学员们的劳动成果,顺便检验一下他们在这里的学习成效。”
宁崎暗暗好笑,不过他在琼西书院的参观过程还比较愉快,便决定遂了张金宝的愿,留下来吃个晚饭。当然这个行程其实也并非张金宝胆大包天临时安排,而是早就向张新汇报请示过,得到批准之后,才能在这个场合讲出来请示宁崎的意见。张新倒是早就派了人去监督厨房的操作,以免有人在书院这个缺乏戒备的场所搞出什么幺蛾子来。
张金宝口称是学员们做的宴席,其实掌勺的还是给学员们授课的大师傅,普通学员仅仅只是临时当墩子打个下手而已。而烹饪专业的几位师傅,全部都有在胜利堡接受正规培训的资历,可谓是正统科班出身,手艺倒也得了海汉头牌大厨樊伟的真传,做出来这桌宴席虽还不及胜利堡的官宴,但绝对比一般市镇酒楼里号称“正宗胜利堡口味”的海汉菜要高出一截。
当然了,这种场合肯定是少不了美酒。张金宝不但准备了三亚特酿,而且还有另外几种广东市面上常见的好酒,甚至连产自江浙的黄酒也准备了一坛。张金宝从入席开始,屁股就没沾过凳子,一直拿着酒壶酒杯来回敬酒,战斗力也是相当惊人。
酒过三巡,在宁崎点名要求之下,张金宝才总算坐回了位子上。不过他这张嘴可没就此停下来,立刻便展开了游说攻势:“各位首长,琼西书院今年在原有这些课目基础之上,又呈报了数个新课目,只是在下才疏学浅,也不知道有哪些方面需要准备,若各位首长能指点一二,儋州广大学子也必会感恩戴德!”
宁崎喝了几杯酒,不过脑子倒还是很清醒,并没有因为张金宝的奉承就昏了头,闻言笑着应道:“你不用跟我们弯弯绕绕的,想说什么就直接说!”
张金宝被宁崎点破,却也没有半点因此感到羞愧的意思,嘿嘿干笑了两声道:“首长,书院先前呈报上去的新课目中有一项,张主任说必须要有执委会批准才能开办,是以想借着这个机会,向您老人家当面请示。”
宁崎听了之后也没追问他,而是直接转头看向张新。张新点点头道:“是有这事,琼西书院今年申请的新课程中,有一项是蒸汽机相关专业。”
宁崎一听蒸汽机,便知道这个项目肯定是在儋州这里就已经被卡下来了。蒸汽机目前仍是海汉的重点保密项目,不管是制造、使用、维护环节,所有能够直接接触蒸汽机的人员都是在安全部的管控之中,对于生产和使用技术的控制极其严格。别说招生,就连招工都是层层把关,甚至还需要通过政审环节才行。
琼西书院开设的职业培训课目中,与航海相关的专业因为开设时间早,积累的教学经验比较丰富,算得上是书院的优势项目。张金宝首先带领宁崎一行参观的便是造船专业,当然这里的师资力量相比三亚的胜利港造船厂只是入门水准,所谓的专业技能也主要就是木匠手艺和基本的船体构造知识。类似海汉自行建造的帆船,因为船体结构和建造方式上与传统的中式帆船存在一定差异,工匠也都是在进入海汉治下的造船厂之后,才能接触到这些有保密要求的先进技术,这些东西在培训船匠的书院里是肯定学不到的。
不过因为琼西书院是最早跟海运部签署人才输送协议的教育机构之一,海运部对琼西书院还是有一定的扶持措施,比如每年都会派出专业工匠到这边来上指导课,让这些学员在培训阶段能为之后进入造船厂工作做好更为充分的准备。这在技术层面上也保证了琼西书院教出来的学员都能在最短时间内适应海汉造船厂的要求,从而让书院在招生时也得以具备了更大的优势。
张新向宁崎介绍道:“琼西书院的教学成果不错,所以从去年开始,海运部已经把这里列为了航海专业教学示范点,毕业生不但分配到海南岛本地的船行和造船厂,还有一些也分派去了海外殖民点效力。”
张金宝在旁边搭腔道:“本专业上一批毕业的学员,便有一半人被派去了安南金兰港。”
宁崎当然也知道安南金兰港那边有一间已经投产的船厂,其职能主要是为今后驻扎在金兰港的南海舰队服务。据说海运部为其规划的造船能力是与三亚、高雄、舟山等几个地方的大造船厂齐平的,对于专业船匠的需求自然也为数不少。类似这种海外殖民地的船厂想要得到足够的专业人员,光靠海南岛上的造船厂来培训是远远跟不上发展的速度,像琼西书院这样的教育机构所开办的培训班,的确是为海汉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技术人才培训规模不够的难题。
不过宁崎对造船技术的了解只停留在理论上,实际操作水平连普通的木匠都比不了,所以对于师生们展示的木材加工教学也只能是走马观花地看一看,顶多再说几句鼓励的话,倒没法像先前在白鹿书院那样有问有答了。当然了,张金宝也不会不识趣地拿这些匠人的手艺活去考校首长的水平,压根就没在参观过程中安排类似的交流环节。
接下来宁崎又参观了书院的冶炼专业,这个专业可不是单纯地培训铁匠,而是传授基础的冶炼技术,让学员掌握从矿石到生铁的基本冶炼过程。冶炼专业的对口接收单位便是田独和昌化两地的冶炼厂,今后的去处可能还得加上台北的金瓜石金矿,以及在南洋邦加岛、勿里洞岛一线的锡矿,用人单位对冶炼专业人员的需求量还是相当可观的。
大明南方的钢铁冶炼行业本就发达,所以师资力量方面倒是十分充足,从大陆来到海南岛的移民中多有从事冶炼行业的人士,其中大部分都进入了海汉治下的冶炼厂工作,也有少量流落在外的,便有人受聘加入了琼西书院这样的教育机构,当起了传教授业的老师。这里讲课的两名教师,以前均是佛山炼铁作坊里的炒铁师,年纪大了身体条件下降,也没法再在第一线劳作了,在书院里带带徒弟倒是轻松自在,还能混一份不薄的收入。
所谓炒铁,其实就是将生铁加工成熟铁的过程,而熟铁就勉强算是含碳极低的钢了。不过熟铁要加工成真正的钢材,还得通过加热渗碳、反复锻打才行。但古人并没有把熟铁和低碳钢真正区分开来,都将其统称为熟铁。
这些民间炒铁师所掌握的生产技术都是通过师徒、父子这样的关系代代相传,但其中原理却根本没几个人能弄得明白,所能传授给学员的主要也就是操作流程,至于很多需要量化的技术指标,学员们只能等到毕业进厂之后,才能在生产现场逐步接触和学习。而且海汉冶炼行业所使用的生产器具、工艺流程、操作方法等等,都与传统冶炼方法有着一定的差异,这些学员在就业之后也仍然需要接受进一步的培训才能真正上岗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