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8.第248章 海汉民团的新动向

1627崛起南海 零点浪漫 5006 字 2022-11-06

根据基层反馈回来的消息,军警部已经逐步取消了原来的迷彩军服,代之以造价更低,更适合大规模装备的灰布军装。而民兵们显然对这种军装的接受度更高,因为他们普遍认为花里胡哨的迷彩式军装简直就是乞丐打扮,毫无威风可言,而且这种看法还蔓延到了民众当中,大大影响了民众对军队战斗力的直观感受。军警部不得不默默地开始回收当初发下去的迷彩服,并且将其中一部分发往了黑土港——钱天敦训练的那支以山地丛林为活动地区的作战部队或许才是真正需要迷彩军服的地方。

陶东来和颜楚杰等人站在观礼台上,一边看着台下齐步前进的民兵方阵,一边也在思考着军警部的未来规划。

目前穿越集团的民团力量经过了数次扩编之后,算上仍在训练中的第四批民兵,已经拥有两个连的保安和共计五个连的民兵——其中有一个连属于军警部授权钱天敦私下搞的作战部队,执委会对其真正编制并不是很清楚。

但这样的军队规模对于穿越集团的扩张速度来说仍显薄弱了一些,特别是在海上的作战力量,现在仍然处于几近于零的状态,连一艘真正意义上的战船都没有,更谈不上正式的海军或者水兵的编制。五个连的民兵看起来似乎已经不少,但要分别驻扎在大本营、铁炉港、黑土港和涂山半岛等地,实际可以机动的兵力也少得可怜。换句话说,穿越集团现在的军力估计堪堪能够自保,但想要对外发动军事行动却还显得严重不足。

要改变这样情况,军警部认为除了不断地扩编民兵之外,对适龄民众进行大面积的军事训练也是解决方法之一。把适龄的民众变成民兵,再把现有的民兵变成职业兵,以此来换取有限军事力量的机动性,这样至少有能力在必要情况下能够发起对外的小规模军事行动。

“陶总,这两个方阵是从上个月开始接受训练的普通归化民。”站在陶东来身边的古卫轻声介绍道。他目前是整个训练营的负责人,所有的军训计划都由他来制定并组织实施。今天的这场阅兵式,也可以看作是古卫个人向军警部和执委会交上的一份大卷。

陶东来从沉思中回过神上,抬手向经过主席台的民兵方阵致意。这些非正规民兵并没有接受深度的军事训练,他们目前的训练内容都是以熟悉军令、队列行进和基本军事技能为主,甚至连火器都没有接触到。这些非正规民兵装备的武器分为两种,一是长达五米的木制铁尖长矛,不用说这便是模仿的历史上有名的西班牙长矛兵,可以在战时与火枪兵配合作战,相关战术已经非常成熟也并不复杂,穿越众直接便可以套用到这些没有多少军事基础的民兵身上。另一种则是配备藤牌短刀的藤牌兵,其主要作用便是配合长枪兵的作战。

当然了,军警部并没有指望真的把这些兵种派上未来的战场打主力,他们将要承担的还是日常的驻防任务,以便尽可能把已经开始职业化的火枪部队从驻防中解放出来,成为真正的职业化军队。而这些长矛兵也好,藤牌兵也罢,在战时最大的功能并非杀敌,而是充当运送物资,打扫战场,救护伤员的后勤力量,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军警部是不会把这些人派上正面战场作战的。

目前一共有两个连的编制正在接受军训,频率是每月五次,每次一天。如果其中有资质较好的人员被教官发现,那也有可能获得提拔,进入真正的军队编制。而民众对于这种军事训练也并不反感,原因很简单,民众参加军训的时间都会记双倍的工时,这就相当于每个月至少多了五天的收入,另外进入基层民兵编制的人员每个月还享受一定金额的补贴,在劳工等级晋升方面也有优先权,种种的福利放在那里,让无法进入正规军编制的青壮年多了一条“报效”之路可走。

而随着归化民部队规模的逐步扩大,编制的进一步改进也已经迫在眉睫。由于军警部能够真正从事作战指挥的人员并不是很多,所以规划中穿越众担任的职务至少是排长一级,但目前看来这样的编制已经不太适应军队的实际情况——穿越众军官人数太少,如果军队规模继续扩大下去,那就无法做到覆盖基层的指挥。

而归化民军官的培训速度显然跟不上军队编制的扩张速度,再说让那些仅仅接受了不到半年军训,连仗都没打过的归化民担任基层的作战指挥,军警部也实在放不下这个心来。

军警部对此的解决方案就是改变编制,采用更加科学合理的军队编制取代现行简单的三三制。例如班排一级的编制,过去是简单的三个班合成一个排,那么现在从排一级就要增加编制,除了原有的三个班之外,再加入一个综合保障班的编制,主要承担通信、工兵、物资输送、战场救护和后勤等任务。这样就让每个排长所能直接指挥的人员在现有基础上增加三分之一,在不作大规模调整的基础上就实现改制扩编,增强部队的实际战斗力。

来得早的如李奈之流,自然就不需再参加此次的商品竞价——“福瑞丰”的订单有双方贸易协定的保障,无需担心自己的货被卖给了别家。但李奈倒是很想加入到竞价的行列中去,毕竟能在这里买到的海汉商品,谁也不会嫌多,只要运回广州去立刻都能换成白花花的银子。不过李奈的要求最后还是被执委会婉拒了,因为这次的发售活动是为了打开大陆市场,要是货物还是被“福瑞丰”一家包圆,那就完全偏离了此次活动的目标了。

“各位首先看到的是本地出产的银镜,分为两寸、五寸、八寸三种圆镜和一尺方镜共四种规格,接下来我们将按尺寸分批进行发售报价。首先是两寸圆镜五十面,各位可以先看看我们展示的样品,照起来清晰不变形,也不用像铜镜那样需要定时重新磨制,沾水不会生锈,而且重量轻体积小,便于携带出门……”今天的拍卖师是由陶东来亲自上场客串,以便能够及时处理拍卖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毕竟这种活动还是第一次举办,所有人都谈不上有什么经验可言,只能让嘴炮功力较强的陶东来担当这个重任。

眼看众人都已经检视过样品,陶东来这才转回到正题上:“这五十面两寸银镜起价流通券二百元,每次举牌默认加价二十元,三次询问无人加价之后就落槌成交!各位都明白了吗?”

台下众客商有的还在琢磨着价钱,有的已经立刻举牌报价:“二百!”

“丙商号出价二百元!”陶东来大声应道。

其他人这才反应过来,赶紧举牌报价。两寸的海汉银镜在广州的市价目前在每面三十五两以上,这五十面镜子的市值超过一千七百两银子,现在报价才二百流通券,也就是二百两银子而已,还有什么好犹豫的!

“二百二十!”“三百!”“四百!”

来自大陆的客商们已经等得太久了,显然没有足够的耐心按照每次二十元的幅度来进行加价,很快就有人开始以百元为单位往上提价,毕竟这东西的市值在那里摆着,大家都很容易估算得出自己的报价有多大的利润空间。

经过一番激烈的争夺之后,最终是来自肇庆府的某何姓商人以一千三百二十元的价格拍下了这五十面两寸银镜。其他客商有的是认为以这个成本运回广州发售的利润已经不是太多,毕竟运回之后还得要向官府缴纳一定的赋税。还有的客商是察觉到了竞争的激烈程度,想把钱留到后面竞买更好的商品。而这位何姓商人则是考虑到这些镜子运回肇庆府之后,市值起码是在两千两以上,以这个较高的价格拍下还是能有比较大的赚头。

当然这个成交价对于穿越集团来说就更理想了,两寸银镜对外的发售价是每面二十元,经过这么一番竞争之后,就多卖了几百流通券,增值的速度简直不能更快。而且对于今天的所要拍卖的货物来说,这五十面镜子不过只是一道开胃菜而已。

接下来几种更大尺寸的银镜更是不断地竞拍出了高价,最后五面一尺方镜竟然拍出了六千多元的总价,足足超出原本的发行价50。这倒不是客商们有钱任性,而是一尺方镜在现在的广州市面上的确是个稀罕物,经过几个月的炒作之后,单面的价格已经稳定在一千五百两以上,近期甚至有江浙富商在广州出一千八百两求购一面海汉方镜而不得的事例。

以目前这个价格拍下来,运回大陆之后其实还是很有赚头的,而且这玩意儿往自家商行里一摆,那招来的客流肯定会有明显的提升,广告效应就足以炒作很长时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