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第220章 越南之行(三)

1627崛起南海 零点浪漫 5059 字 2022-11-06

“你倒真是多才多艺啊!”说话间陶东来也进到了他们住的这间帐篷里:“我们提前了这么一两天就到了,闲着也是闲着,明天出海在周围转转怎么样?我想去吉婆岛上看看。”

“那得早点出发了,我们只有大概半天的时间。”王汤姆接话道:“刚才黑土港那边发了电报过来,钱天敦明天要亲自过来一趟。”

“他必须得来啊,这买卖都是他联系的。”谢春应道。

黑土港的人员配置中并没有外贸口的人,所以当初黑土港管委会提出要通过外贸手段尽早实现经济独立的目标之后,开展外贸的工作也只能委托给海运和军警两个部门了——只有这两个部门的人,才跟越南方面有直接的接触。

对于自筹资金一事,心中怀有扩军目标的钱天敦是相当热衷的,而负责海运事务的谢春又是个军迷,两人可谓一拍即合。至于这打开外贸渠道的方法,两人虽然都是外行,但两个臭皮匠凑到一起之后,还是想出了一个笨办法。

钱天敦首先从民政部门调取了黑土港现有居民的信息,从中找出那些为数不多识字的移民,开始一一约谈。钱天敦认为,在越南这样一个纯农业国度,能够读书识字的人肯定家庭环境是相对比较好的,而他们的见识和社会关系当然也就比一般的百姓更多一些。

钱天敦的目的很简单,就是想要从移民中找到能够跟越南方面搭上线的人,而这种类似瞎猫抓耗子似的办法居然还真的收到了成效,他们竟然真的从移民中找到一个据说是权贵远亲的家伙。

这个叫郑林的移民据说是跟平安王郑松有亲戚关系,在北逃的过程中与家人失散,后来跟着别的难民逃到了清化,然后莫名其妙就被带上船来了黑土港。到了这里之后因为他还算有点文化,就被分配到了煤矿上统计矿工们的劳作成绩,除了煤灰大了点,总算还是个比较轻松的职位。

不过钱天敦和谢春对于越南历史并不熟悉,也不知道这平安王郑松是何许人也。非但他们不知道,就连整个黑土港的穿越众当中都没人知道,所以最后他们也只能通过电报向大本营求援。

随后大本营发来的长电报说明才解开了他们的疑惑,这位平安王郑松的来头可是不小。郑松的父亲郑检就是后黎朝的大权臣,曾经受封为“都将、节制各处水步诸营、兼总内外平章军国重事、太师、谅国公”,并且在16世纪多次代表统治南方的黎朝带兵北伐莫朝。1570年郑检病逝之后,次子郑松很快取代了他的位置,并继续坚持北伐,在1591年终于攻克升龙府,剿灭了莫朝的两任皇帝,郑松因此在1599年被后黎世宗售予了“平安王”的爵位。

不过越南国内的政局一向混乱,后黎朝北伐成功之后,这种混乱的局面也并未改变,很快郑松便成了后黎朝的实际掌权者,并且逼死后黎敬宗,拥立了傀儡后黎神宗为帝,而这也正是形成目前南北军事对峙的导火索之一。在那之后割据了南方的阮氏便宣布与郑氏断绝一切关系,并且不承认郑氏控制之下的后黎政权,之后便是从1627年夏天开始的南北大战了。

不过在这场新一轮的南北大战开始之前,平安王郑松已经于1623年死于郑氏的内讧之中。而目前郑松的继位者是他的长子郑梉,封号清都王。而此时南边的阮氏已经控制了广南、顺化以及占城的绝大部分地区,俨然已经成为了一个独立王国,对北方的郑氏已经产生了极大的威胁,因此郑梉才会于1627年发动了对南方阮氏的进攻。

而钱天敦等人在黑土港找到的这个名叫郑林的移民,如果以亲属关系而论,他与目前在越南北部掌权的郑梉算是远房的叔侄关系,虽然隔得有点远但总算还是亲戚。

只要是亲戚就行,能跟北越权贵攀上关系,这正是黑土港方面需要的人脉。钱天敦立刻就把这个郑林提了出来,把他送到海防附近的海岸,并派了十几个归化民将他一路护送回了河内。钱天敦这么做的目的很简单,就是希望通过郑林向北边的越南权贵传递贸易的意愿。黑土港方面并不担心不会收到对方的回复,因为他们提出的交易物品是目前北越政权无法拒绝的食盐。

果然派去护送郑林的船队并没有在海边等太久,五日之后,河内方向派出的使者便乘船抵达了这里。在看过黑土港所提供的精盐样品之后,对方很快达成了贸易协议,约定了交易价格、交货的时间和地点。

而这支北越商团的背后,据说有清都王郑梉的儿子郑柞参与运作。这个郑柞也并非无名之辈,在历史上他于1654年接了郑梉的班成为了郑氏政权的下一代掌权者,并且曾在清朝三藩之乱的时候应康熙帝的要求,与清朝军队联合抗击吴三桂。

不过现年才21岁的郑柞目前还只是官二代的身份,暂时还没能力去干涉越南国内的政局。但对于像郑柞这样的特权阶级来说,借助南北大战的时机发一点国难财却是很容易办到的事情。有了郑柞的庇护,前两次的食盐交易都很顺利地完成了,在此之后钱天敦便通过已经建立起来的消息渠道,向对方表示了出售武器,特别是火器的意愿。

军火贸易跟走私食盐就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了,对方显然对此也十分谨慎,经过几个会合的来回传话之后,才确定了双方举行会面的时间地点。这时候黑土港才把消息反馈回了大本营,并希望大本营方面派出高层人士来出席这次会面,因为据说对方也会有实权人物出席,很可能就是那位未来的北越统治者郑柞。

这次的交易如果能够谈成,那将大大提前越南进入热兵器时代的时间。在原本的历史上,直到1642年郑梉攻打阮氏的时候,北越军队才第一次在战场上使用了荷兰人提供的大炮作为进攻手段。而现在穿越集团可以提供给北越政权的火炮,在性能上就已经超过了15年后的竞争者。

第二天一早吃过早餐,陶东来等人便登上了“飞速号”,由王汤姆亲自操作着驶离了涂山半岛。对于在涂山半岛设立战略支撑点一事,陶东来在原则是上赞同的。不过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对于周边的地理情况,还是要亲眼看过才行,所以陶东来才要抓紧这点时间,乘船出海考察周围的环境。

“飞速号”先是南下沿着海岸线兜了一圈,然后折返北上,并沿着河流入海口驶到后世海防市中心的位置,查看了位于那里的小渔村。不过那处小渔村早就人去屋空,村民的绝大部分都已经搬到了黑土港定居。

接下来“飞速号”又沿着吉婆岛的外围转了一个大圈,粗略地查看了这座面积超过一百平方公里,在整个下龙湾海域最大的一个海岛。这个岛上多是起伏不断的山丘,可用来进行农业开垦的平地比例极小,但岛上倒是有不少的珍稀树种,风景也十分秀丽。这一趟与其说是考察巡视,倒不如说是观光游览更为准确。

下午三点,“飞速号”完成考察之旅,回到了涂山半岛。一个小时之后,从黑土港驶来的帆船也出现在了视野当中。

钱天敦走下跳板,先是向陶东来敬了一个军礼,陶东来还礼之后与他握手笑道:“晒黑了不少啊!”

“没办法,现在天天都在户外待着,根本白不下来了。”钱天敦苦笑着应道。

陶东来瞥见在他身后站得笔直的高桥南,便也顺便夸道:“我听说高桥下士在黑土港这边的表现很不错啊!”

高桥南闻言下巴抬高了不少,大声应道:“这都是执委会和钱中尉的信任!”

陶东来笑了笑,伸手拍拍钱天敦的肩膀道:“调教得不错!”

短暂的寒暄之后,几个负责人进到岸边搭建的帐篷里,开始商议接下来的工作。明天就是约定与对方会面的时间,还有很多交易细节需要大家一起商议确定。

在陶东来看来,商务谈判其实是另一种性质的行军打仗,在事前掌握尽可能多的信息,做到知己知彼才能更准确地做出判断,因此坐下之后他便开门见山地向钱天敦询问道:“根据你现在所掌握的情况,能不能推测出对方对这次谈判的态度?”

钱天敦应道:“我们与对方的联系,都是通过对方派出的商队来进行的,所以他们传达过来的信息有没有走样很不好说。不过对方既然愿意约定这样一个面谈的机会,我认为他们应该还是很感兴趣的。毕竟火器这种东西他们自己造不出,买也没地方买,能碰上我们算是他们的运气了。”

“那你觉得如果我们在交易中附加一些其他的条件,有没有可能得到对方的认可?”陶东来继续问道。

“那得要看什么样的条件了。要是政治方面的条件,我认为很难,这些越南人并不喜欢明人介入他们的内部事务,而他们显然是把我们当作了明人在对待——可以做交易,但不要夹杂别的因素。”钱天敦对于陶东来的设想并不太看好。

“这倒可以理解,毕竟他们为了摆脱大明的控制可是下了不少的工夫。”陶东来点头道。要知道十五世纪初越南为了从明朝治下独立,可是打了快二十年的仗,付出了极大的代价才在明宣德二年让明朝放弃了直接管辖越南。

陶东来沉吟道:“政治条件就算了,即便我们提了也会被对方否定。我想说的是,我们能不能在别的方向上作一些尝试……”

谢春急忙问道:“比如说?”

“比如说我们现在很需要的人口。”陶东来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