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页

资钧甯又看了看外面的风雪天,“不能改天吗?”

“没事的,等会我叫出租车。”

20世纪四五十年代,出租车并不是谁都可以随便乘坐的。当年,出租车专门负责接待来穗的外国元首、政府首脑与高级官员、参加交易会的外商、海外华侨、港澳同胞等等,需要外汇券才能乘坐。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出租汽车的经营方式发展为定点候客,乘客到站找车,司机接单载客。而司机完成一趟接待任务后,必须空车赶回服务点等候下一次的出车指示,不得中途载客。上世纪70年代中后期,随着生活水平的逐步改善,大家对出租车的需求也日益增长。1978年春天,毗邻港澳的广州逐步打开对外开放的窗口,一些新的经营观念和服务方式开始冲击南粤大地。从香港市民“打的”中得到启发,大陆方面也决定结束历年来“路上空驶的士不载人”的怪现象,在1978年4月春交会期间用中英文印制的近万张《告来宾信》送到了国内外乘客的手中:“在没有汽车服务点的地方需要用车时,如遇空车可招手示意叫车。”这是国内出租汽车行业的第一次改革,打破了历年来传统的封闭型服务方式和经营老格局,随后“扬手即停”服务迅速在全国铺开。

“不能来家里吃饭吗?”

“我不想呀。”司弦又拉了拉资钧甯的手,“我要把你藏起来。”

“瞎说。”

司弦笑了笑,“齐哥要来北京扩建子公司,他找我出去和一些当地人谈生意。”

“嗯,那中午别回来了,你找个地方睡一觉。”资钧甯说,“估计你们下午还得要出去。”

“嗯好的,我叫了素春斋,你中午吃好,晚上我争取早些回来。”

“以后别订这些了,我一个人吃饭,太浪费了。”

“我赚钱,不就是给你吃好穿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