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南竹见得他的动作,愣了一下,然后道:“灵惘师傅不必如此,你此前救过我和锦遥不少次,这次救又柳姑娘,也是我所愿。”
“是。”灵惘微道一声。
过后,楚南竹看着灵惘出了这清静院子,那素衣僧人不再,却留下了这古朴瑶琴,木桌上面,两琴相对而望,寂寥无语。
灵惘想得太过了,救明又柳的魂魄出来这件事,说难也难,但说容易,也算得上是容易。
难的是,寻常人都不敢去做,毕竟是天罚,谁敢承受,一不小心就会落得个灰飞烟灭的下场。
容易的呢
楚南竹微牵了牵嘴角弧度,对她而言,这件事算得上是容易的了,毕竟连千万人因果的天罚都熬过来了,这么区区一个人,又算得上什么呢?
--------------------
作者有话要说:
这章,咱们宋姑娘没戏份,灵惘是主角。待下一章,宋姑娘就出来了。
本来一开始写灵惘这个角色,是想把他跟明又柳凑一起的,但是后来这个人物真正进入剧情,他变得鲜活起来,我才发现,以他那样的人,是不会对某个女子动心的,他只守着他心里的佛,所以我将明又柳调整成了他的挚友,他的恩人,他欠下因果的人。
灵惘虽然出了临安寺,进入不踏歌,但是仍然修着他自己的佛。
【1】“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出自苏轼《赤壁赋》,意为:(我们)如同蜉蝣置身于广阔的天地中,像沧海中的一颗粟米那样渺小。
【2】“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出自《史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