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下, 他们可真是犯了众怒了。

史家虽然在前朝就是大族, 但献城给太-祖之后, 为了表忠心, 也是为了不让人惦记,先祖把大部分的家财都献了出去,充做军费了。

那些祭田, 有一部分是当初就有,得了太-祖恩典保留下来的;还有一部分,则是天下初定的时候,先祖见族人生活实在困难,咬咬牙从私库里掏钱置办的。

可以说,这些祭田,就是金陵二十房族人所有的经济来源。祭田虽然不少,但是族人更多。这样分散下来,每家每年分到的银子,仅勉强够嚼用的。要是想积攒些家底,就要想别的法子。

很多普通族人都只能令做些别的营生,要么就靠着族里分的那点儿东西混吃等死。但管着族里祭田的大房、三房和十五房就不一样了。

这一群小机灵鬼们,从来不用费心思费力气的攒家底儿,他们直接就把主意打到了祭田上。

一开始,他们的胆子还不大,只是在年底算收益的时候,漏上那么一点儿。

庄稼地,自来就是看天吃饭,他们拿的不多,因此也就没有人怀疑,只是觉得当年的收成不好。

若他们能克制住自己,不再得寸进尺,就算史鼐查出来了,也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毕竟,水至清则无鱼。

但人的贪心是无止境的,一旦开了口子,就很难不得寸进尺。

因为,人都是有侥幸心理的。

他们想着:既然拿一点儿没有人发现,那我们再多拿一点儿,肯定也不会被发现的。再再多拿一点儿,也不一定会被发现……吧?

二十房族人,也不都是傻子。但保龄侯府远在京城,他们没有话语权,根本无力与这三房对抗,只要日子还过得下去,就会选择忍气吞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