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的人家,都不喜欢儿媳妇在娘家多待,薛王氏这话,当真极体谅儿媳了,楼玉瑶心里十分感激。

只是,见婆婆话里话外都是“亲家公”,绝口不提“亲家母”,就知道她心里对母亲的气还没有消。她既觉得婆婆未免太过计较,又觉得自家母亲干的事实在是不能让人不记恨。

思来想去,她还是决定听父亲的话,不管了。

夫妻二人拜别了母亲,薛蟠骑马,楼玉瑶坐车,后面跟着拉礼物的马车,一行人意气风发地往楼家走去。沿途的人看见了,有那年长的,不免提起了薛蟠小时候的淘气事儿。

当然了,这些都是带着善意的口吻,最后还要来一句:果然是长大了,也长进了。

薛蟠听了一路,有些尴尬,也有些得意。

——和他一起长大的,像他这样出息的又有几个?他自然是有理由得意的。

楼家那边也是早早就等着了,楼昭带着妻子薄氏在门口来迎,见小夫妻二人下马下车,便一手拉住一个就往里走。楼昭笑道:“都是一家人,何必多礼?快走,快走,爹妈都等急了。”

郎舅二人在前,姑嫂二人在后。

薄氏见小姑子面色红润,神情羞喜,便知她在婆家日子过得不差,心里也替她高兴。

楼玉瑶道:“劳烦嫂子来迎我了。”

薄氏笑道:“你骤然离家,我心里也想得很。能早些见到你,我高兴还来不及呢,何谈劳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