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29页

能让霍健宁欣赏的年轻人,可也是不简单。

再说了,单是对这一块儿靠海的建筑群的规划梳理,这一份成绩,就够殷俊重视一点了。

趁着下面的人去叫人之际,霍健宁又介绍起了这个年轻俊杰的一点基本情况。

“他叫李德昌,香江本地人,出身新界的农民,但读书特别厉害,理工大学从大学到硕士,年年都拿奖学金的。”霍健宁道,“也就是咱们麒麟集团的口碑好,小伙子觉得咱们这里适合他,就过来了……这几年虽然没有升官,但是外接的十几个项目,筹备和策划都有他的功劳,外面的人对我们麒麟建筑公司很满意,有三分之的功劳都得在他身上。”

“李德昌?”殷俊听起来有点儿耳熟。

然后他就看到了一个大麻子脸年轻人,跟着工作人员,快步的跑了上来。

这张脸,马上便和殷俊印象中的一张脸重合了起来。

难怪!

我说怎么那么熟悉!

少年恍然大悟,这不就是以后推动太古里商业广场在华京和蓉城发展,并且取得了非常好效果的那位香江太古集团董事总经理吗?

他可是被誉为营造商业氛围的大师。

在实体经济那么萎靡的时代,他的这两个太古里一经推出,立刻就成了华京和蓉城的新地标。

其实在殷俊看来,也就是那种商业街区,但因为引领了时尚和潮流,所以年轻人特别喜欢。

单说一天到晚专门去太古里展示自己,被人家街拍的美女,就不下数百位。

有美女的地方,自然少不了人,于是这种时尚潮流便被竖立了起来。

再加上里面的各种新鲜潮牌、各种时尚的餐饮等等,两个太古里发展得是越来越好,俨然就是华国的时尚新风尚标。

这个成绩,李德昌的功劳绝对是功不可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