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3页

还因为现在的海运运力过剩,到处都打起了价格战,所以他们这几年一直都在亏本。

不能说是运输行业一直都贴钱在接生意,这一点上面还是有着微利的。

董家船队的那些合作公司都是几十年的老朋友了,他们再怎么也不可能让董家亏钱,只不过是少赚一些。

董家真正的花费,全在购买定制船只、还有这么庞大的船只的养护、人员的薪酬待遇等方面。

这才是拖垮他们的巨大累赘。

相比之下,包船王就要聪明多了。

包家的船队早已削减了一半以上的规模,然后做的都是最稳当的生意,不是太赚钱,但维持着走,一点儿问题都没有。

“过去两年的时间,有霍老和俊少你们一群故交好友的支持,我们的日子还算可以,至少形势没有继续恶化。”董先生继续的道:“我已经停掉了日本的12艘货船订单,还解雇了一些职员,退租了一些旧小的船只,关闭了一些不必要的部门,也是精简了团队。情况本来已经转好了的,却没想到他们在这个时候又捅我一刀!”

“是啊,你已经做得不错了,可惜的是,人的贪心不足,他们可不会管你这么多的。”霍二公子也很有感叹。

作为一个典型的富二代,董先生现在做得绝对是非常优秀。

在他的积极奔走和认真运作之下,东方海外的债务减少了四分之一,去年的亏损也缩减了21,今年的运营成本还有可能继续的下降。

如果给他5年的时间,哪怕是没有麒麟矿业公司的订单,说不定真的东方海外也能重新爬起来。

可谁又会给他那么长的时间呢?

特别是在如今大笔的利润可期的情况下,被东方海外拖了好几年的这些债权人们,一定不会放过这个机会的。

霍二公子有所感慨,也是他联想到了当年香江的正府对霍家斩尽杀绝的姿态,那时候也是有很多人落井下石的。

要不是内地紧急的救援,把河沙这个生意只独家给了霍家,让香江不得不依靠霍家来进行发展,说不定今天的霍家,早就已经没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