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涔和徐嬷嬷待妙玉越发尽心。这里还没到秋露还没有下来,妙玉屋里就预备上了银霜炭。哪天降温,火盆子就会送进来,甚至只要妙玉一句话,他们就会为她烧上火墙。

还有妙玉吩咐的事儿,他们也竭尽全力地去做。

这件事儿就是土法大棚一事。

那回,徐嬷嬷又给妙玉送来了一托盘的首饰,有金的玉的镶珠嵌宝的点翠洒金的,每一件看上去都着实不凡。妙玉随口说了一句:“与其送这些东西给我,还不如帮我添置些田地。”

徐嬷嬷立刻就问要怎样的田地,做什么使唤。

妙玉就如此如此说了。

妙玉又没有户帖,这田地其实还是挂在徐涔的名下,就连跑腿也是徐涔去跑,只是经营上都听从妙玉的安排而已。

她只是想要些山地旱地用来养家禽牲畜外加盖大棚养蚯蚓土预备着来年种红薯而已。

妙玉也知道他们不易,因此刚开始的时候并没有弄很大规模,更别说如今正逢秋冬时节也不是抓鸡仔鸭仔猪崽的时候,今年冬天的大头还在蚯蚓土上。

只要是经年的老农就没有不知道这黑黝黝的蚯蚓土的好的。茶农虽然辛苦,但是茶叶来钱多,茶农也舍得。因此,徐家的蚯蚓土还没到日子,就有人上门预定。

这完全出乎了徐涔夫妇的意料。

他们到底不是正经的农户出身,也不大懂这个,就来请示妙玉。

对此,妙玉很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