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7页

普吉岛的房子早就建好了,徐敬明过来才知道媳妇为什么那么执着着来这里盖房。两人尽情享受了几天浪漫时光,徐敬明做了决定。

冰兰待了几天,叹口气要回去,徐敬明将她拉住:“我们可以多住阵子,我让林东他们带着货回去了,以后我在港口给他们准备物资,通过火车运到腊戍,他们在那边等就行。

公路设关卡,到了腊戍只能转小路进境。这个理由还算说得过去,随后为了抽到更多物资,夫妻转到新加坡和马六甲。那里货轮多,想要的物品没有买不到的。

茶叶运出来换成物资,物资源源不断运到缅甸,从缅甸中转到内地。就像抗战时期做过的事一样他们只收了成本,偶尔还要搭上钱。这一干就是三四年,直到内部环境不允许他们这样做为止。两人虽然忙碌却是过得最开心。

“不如咱们就留在外面不回去了“徐敬明提议。

冰兰也想,可是他们不回去会给孩子们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你也说了落叶归根,回去吧!等有机会了咱们带孩子们一起来。”

冰兰惦记着她的老茶树,她去不了了,将老茶树交给了孙家寨一户村民,只要他们采来,她就会买。解放后已经没有私产了,茶园属于孙家寨。但她愿意守候着那棵老茶树。

那户人家也信守承诺,每年都会将采来的茶叶给冰兰送来。要钱也好,要盐要粮食或其他也好,冰兰从不含糊。这也使得她的茶从没缺过年份。

这一等就是二十年,徐敬明没等到陪媳妇和孩子们一起去度假,去旅游。他觉得很愧疚,如果不是自己拦着,媳妇也不会窝在这里哪儿也不能动。他不知道社会是这样发展。

“对不起”这是他最后留给冰兰的话。

“傻瓜,有什么对不起的,我们真离开了,就看不到孩子们了!那样我们一样不开心。我说离开,其实怎么舍得?茶是我的人生,我怎么能离开他们?没有他们我活着都没了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