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2页

“哦, 这样很好”老村长连声道。

冰兰圈定了房子建筑范围,齐长松去镇上找建房的工匠,不图什么花哨,只要结实,主体还是以石头和木料为主,经过了解,本地百姓建房喜欢用一种砂岩石,不为别的,主要是好采集, 比青条石差一些, 却比土坯结实很多, 冰兰试了一下, 比烧的土砖还要结实一些。这样盖出来的房子也会结实。

采石场提供各种规格大小的石头。木料也一样,只要是有银子,自然有人给送过来。也就是只要有银子,一切都不是问题,唯一缺的就是人手。要是郭家村男劳力都来干活,建房也不是问题。

冰兰与儿子们研究了一下房子设计,一般一家人都有六七口子,多的十来口,采用建四间正房,三间厢房完全可以住下,后院要有牲畜棚家禽棚子。一排十户,加上他们自己的一排两进院子,先建四排。

这点人远远不够,冰兰计划庄子要最少能容纳千人,还要有仓库,牲畜棚,饲养场,晒场,街道等等。娘三画了一个草图,将别的位置预留出来。

一户费用大约五六十两,两进院子采用的原料不同,预计一户五百两。加上修外围墙和铺路,买料,粮食,工钱,前期一万两都不知道够不够。

村子规划完,齐长松便全面负责起来。干活的人一听自己就要住上那么好的房子,干劲十足。主家说了,干好了留下住,干不好的还是要被送回去。

来了除了干活可是有吃有喝的,眼看就能住上大房子了谁还想回去?不想回去就好好干,于是在不能开荒,只需要管理好种苗后,除了放牧的孩子,所有人都投入修路中。修牛岭山到齐家庄的路。牛岭山到田间地头的路。

冰兰不关心那些,她还有两儿子。她最关心的是那些苗,尤其棉花,她希望能把棉花种成功。

地里出来的苗一垄垄的,冰兰身边跟着秋英家的两个哥哥——秋丰,秋收。他们跟秋英一样有胆色,有头脑,能吃苦。冰兰是非常看重他们的。

两个人什么也不问,冰兰说什么便干什么。只是用心记着。冰兰种过,棉花怕涝,所以她将棉花地周围挖了排水沟。山北那片地或许更适合种植,但今年是第一年,只能看着。

放牛的孩子跑来告诉冰兰那边来了一群乌护人,乌护人是他们对某些游牧部族的称呼。

“来了多少?”

“小男孩道:“好多,他们在搭帐篷”

“带我过去”冰兰骑上马,秋丰秋收也跟了过去。

远远的就看到一群马悠闲地在草地上吃草,一群牛跑到河边喝水。穿着破皮袍子的乌护人正搭建着帐篷。几只凶猛的大狗对她狂吠,很快被人安抚住。

“请问哪位是部族的首领?”冰兰过去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