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7页

大规模示威□□开始了,而国民政府却没做出任何表示,在美国的华人也开始□□。

刘兴国正在读专科学校,跟着同学们去示威,去抗议,去游x行。

就是冰兰他们这里也有组织地次参加了两次大规模□□示威。组织者都是学校的老师,此后不久,冰兰发现,学校的几个老师消失了。大家最后在时间中慢慢放下了,最后很少有人再提,提的那些人几乎都是真正的爱国者。

刘兴国某天回来跟董凤荣商量要去美国留学,有个学校的棒球队要他。开始的花费可能很大,以后打联赛了就会赚钱。他不知道家里有没有能力让他出去,但他真的很想去。

儿子要走,董凤荣很不舍,冰兰觉得能走也不错,一年费用大约三四万美元。三四万美元换成台币就是一百多万,目前台币和美元的汇率为40:1,一百多万对这个家分量很大。

刘兴国也知道,所以他说着都没什么底气,家里要是供他出国会很吃力。他垂下头:“如果困难,我就不去了,毕业找份工作一样”

“大哥去美国不是只打球吧?”冰兰问。

“当然要打,不过我学管理类,体育管理”

原来还有这么一门学科?他们都不明白,刘兴国说去了那边可以上学,还可以参加联赛。他过去先参加校队,要是打好了就能参加联赛,还可以有奖金拿,那样家里负担会减少。

儿子喜欢,董凤荣想到了丈夫的嘱托,想到了那个很久很久没有再回去的老家。也不知道父母是否安好?

这样一想,董凤荣马上答应下来,孩子出去读书总归是见高兴事。左邻右舍一听,这是好事啊,孩子走前咱们是不是乐乐?

于是冰兰家连续请了三天客,看着孩子们一个个都长大了,在场的人突然伤感起来:“一晃我们来了都二十年!想当初我们来的时候不就是孩子们这么大吗?”

众人一听都沉默下来,当初谁想到会在这里待上几十年!就是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回家看看老爸老妈。

一家人的时候董凤荣让儿子给刘兆新上了三炷香:“告诉你爸爸,你要出去了,离开这里去美国。如果有机会回家给你爷爷奶奶磕头去”

李兴国给刘兆新上好香:“爸爸,我知道你最想回家看看爷爷奶奶,我答应,只要能回去,我一定去老家看望爷爷奶奶”

“记住你的话,自己在外面好好照顾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