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3页

“现在可以,以后怕不行。要是他有兴趣,你就叫他来,我每次教教他”

“我呢?”

“你真的没什么天赋”冰兰道。

“我说的是你那个奇怪的吐纳,还能不能再提升一下,我觉得应该有突破点,却摸不着头绪”

“这个可以,我领悟的不多,毕竟是残书。”这是冰兰找的借口。

冰兰决定暂时只能教到三层,三层足够应对一些高手。倒是那个叫文浩的男孩,冰兰觉得那孩子天生就是做雕刻的。冰兰送了他一整套工具和一些硬木做练习。每次来了教给一些,东西是越做越好,三年后做出来的东西居然能卖到市场上了。而且价格能到几百块。

第327章 生在眷村 8

冰兰小学毕业时, 台湾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刘兴国钟正雄继续中学生活,秀妍能帮着做饭收拾家了。忆青也上了小学,董凤荣却不是那么开心。东西做了这么多年没什么新意了,现在价格被商家压得死死的, 利润越来越少。

她们不能开铺子,只能卖给商家,这几年做这个的多了,她们的优势越来越小, 低档的有塑料和玻璃的, 高档的材质更好的,像他们这种中档的市场上需求越来越少。唯一供不应求的是女儿的雕刻把件。

孩子们都上学, 如果不是冰兰偶尔出手一件东西, 家里真的是入不敷出。

“妈妈,咱们不做了, 您歇着,就做做饭收拾收拾家,以后需要钱了我们去赚。”冰兰安慰董凤荣。

“咱们好说, 幸亏有你,就是那几家怎么过?没有收入来源,孩子们眼看着大了。”董凤荣说的是像王妈妈、陈妈妈等没有丈夫的人, 姜妈妈那种丈夫残疾的人

的确是个问题, 没文化, 没技术, 没体力, 你让一群四十岁的女人干什么?

做什么?冰兰跟着董凤荣再次去台北市场转悠。“刘太太,您什么时候还有好东西,到时候可别忘了我这,这次有个大买主等着要”

“刘太太,我这里顾客有块料子,您啥时候帮着做件东西?价钱好说”

几个店铺下来,都是想要把件或摆件,更有想定制的。董凤荣一个个很有礼貌地答复着,不说准了,只是等等,师傅年龄大,做的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