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现在冰兰从他们日常饮食看出家里怕是没啥家底了。
“不然我也领一些活吧,眼看兴国要上学了,学费不花总要买书买笔吧”冰兰听老妈跟老爸商量。
“秀妍冰兰都太小,要是伤到孩子怎么办?再想点别的办法”老爸说道。
“我别的不会,打毛衣绣花还可以,这个不行不然就蒸豆包卖”
眷村的山东大馒头、包子、油条豆腐脑是很有名气的,那些不会做馒头包子的都跟山东人学。当然山东人也会向四川人学着做腊肉腊肠。跟广东人学煲汤,跟江浙人学做小笼包和酸笋。
东北人的大炖菜,宁沪的油炸臭豆腐总之大家就是东南西北各省大杂烩,慢慢家家的菜色也是大杂烩。你吃着东北的大饺子,可能要配上一碗四川人的辣酱辣油或泡菜。
吃一碗打卤面,配上的卤汁可能是混合了南方的腊肉酸笋丁。总之大家吃的饭菜越来越杂,根本不属于任何地方口味。也就形成了眷村特有的菜系——眷村菜品。
老妈下午将三个月大的秀妍交给了三岁的冰兰看管。因为她发现这个女儿看妹妹不哭不闹的,哭了就是拉尿了。再说蒸豆包省事,费事的就是做豆沙,这让董凤荣(冰兰妈妈)很吃力。
做了几次累得不行,后来她做一半豆包一半菜包。蒸出来骑自行车拿到村外县城去卖,回来钱换成面粉明天继续。本以为可以坚持的事,董凤荣只做了一个月就放弃了。赚不了几个钱,累得要死。
天气一冷更受罪,再说他们这里有喜欢下雨。刘兆新一样舍不得媳妇受罪,就这样吧,别人不都这样活着。总之死不人,只是一家子生活水平低一些。
这天外面下雨,冰兰和刘兴国没去幼稚园,董凤荣闲来无事摇着秀妍给两个大一些的孩子讲老家什么样子,都有什么人,这个时候老家要打枣了,还有院里树上长的又甜又脆的甜梨。
外面突然跑进一个人,也应该说是两个人。她老爸脱掉雨衣后身上还背着一个孩子。
“兆新?”
“烧点热水给正雄洗洗,晚上做点热面”刘兆新道,将带来的男孩拉到媳妇跟前“咱们老乡钟大哥家的孩子,正雄,以后这里就是你的家,这是你董妈妈,大哥兴国,妹妹冰兰,那个也是妹妹,秀妍。”
眼前的男孩比冰兰大一些,紧闭着嘴唇用眼睛将屋里人全部看了一遍向董凤荣鞠了一躬:“董妈妈”
“哦,正雄,以后就把这里当家吧,我去烧水做饭,你跟哥哥妹妹玩。”董凤荣看了眼丈夫去厨房,刘兆新跟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