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5页

临走高永强送了她一句:“你比我更像中国人”冰兰莞尔。

芷兰一家偶尔过来蹭顿饭吃,或者将孩子让冰兰带带,生活到是充满乐趣。闲下来冰兰开始写关于长白山自然物种保护和野山菌人工养殖技术,野山参人工种植技术。

论文一篇篇发表,人被有关部门请去做技术指导。她的身影在北京和长白山交错停留,六十多岁后安居在四合院,拿出那堆籽料开始慢琢细雕。芷兰一家搬进了四合院,陪冰兰走完人生最后的路。

第320章 生在眷村 1

冰兰陪着丈夫将公婆的骨灰埋入了青岛的祖坟地, 了却了公婆的心愿,也了却了钟正雄的心愿。

“我们要不要在这里定居下来?”钟正雄问妻子。

“我喜欢,但是你能放的下那边的事吗?”冰兰问。

“没什么放不放的下的,我早就厌倦了, 有阿昌他们呢。世界变化太快,我已经跟不上时代了,早该让给年轻人了。再说这边的产业还不够我们忙吗?”

冰兰笑笑,也好, 孩子们都不大, 他们在哪都一样。青岛定居也算是不错的主意,毕竟他们的老家都在这边, 他们在这边还投资了很多项目。老妈说不定在台湾呆腻了也会回来。

想到只剩下一个人的老妈, 让冰兰不禁想起初到台湾那段日子。她的父母都是山东人,47年的时候她老爸刘兆新参加了国民党, 跟着部队到处打仗。48年家里给她老爸找了媳妇,她爷爷家算是当地小财主,所以她老妈出身也算是有些家底的人家。

随着战事失利, 部队向南撤退。家里着急,让人带着没结婚的儿媳妇去找儿子。儿子要是落到南方就让他们在南方安家算了。那时候都传国共要分江而治,老人家有这想法也对。

当时根本就没给他们喘息的时间, 刘兆新更没时间结婚。49年国民党已经失去江北土地, 军队一直往南溃败。她老妈就随着军队的步伐跟着南走。好在身边有刘家的人跟着。

败局已定, 蒋xx开始准备撤离, 那时候刘兆新已经是个小排长了, 可惜手下的人都快没了。刚一接到撤退命令,刘兆新就找到小媳妇,自己要跟着部队撤往台湾,让他们回家等着,没两年就应该能回来。

小媳妇回去?刘家人想着留下的还不一定咋回事,离开也许能留下刘家的根,媳妇一定带着。

刘兆新想想也行,当时陆军规定连长以上才能带家属,自己不够格。好在刘家和小媳妇带了钱财,他们团长和师长都是山东人、贿赂了一下长官,小媳妇穿上军装就跟着上了船。

冰兰过来的时候已经是五六年了,一个只有三岁的小女孩,那年她又有了一个妹妹刘秀妍。上面还有一个整天被打屁股的大哥刘兴国。